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Travie McCoy feat. Bruno Mars - "Billionaire"

被罵的幸福:再優秀的人也應該在被罵中成長

一間年參訪人數超過兩百萬的名剎
一段罵人高手與被罵達人相遇的溫馨故事

川澄住持掌理日本名剎,每年都有200萬人造訪,本書是他寫給一般人的生活哲理。

「讚美教育」已經成為教育孩子的一種風潮,但如果一直想著要讚美孩子,會不會忘了去看他犯的錯呢?不僅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在職場上,現在也有越來越多 「不罵部下的上司」和「不習慣被上司罵的部下」。人原本出生就如一張白紙,如果沒有被別人指正,曉諭,很多事是學不會的。

對於人的成長來說,「被罵」是一 件多麼珍貴,不可缺乏的事呢。作者川澄住持以自己的經驗,說出正因自己有「從小被罵到大的人生」,所以才能得到現在的果實。而他也從豐富的「被罵體驗」, 體會出有所得的罵法,體悟被罵的真髓。

無人責備是一生的不幸
被罵才能了解別人的痛
責備讓人深思、看清自己
再優秀的人也應該在被罵中成長
克服責備的體驗,令人產生自信
不要剝奪孩子「被罵的幸福」



川澄祐勝

一九三一年出生於崎玉縣。真言宗智山派別格本山的高幡山金剛寺(高幡不動尊)第三十三世貫主。法政大學畢業,五六年入山後,經歷總務部長、執事長,八九 年起擔任現職。

致力於一山之興隆與文化財產的保護,曾負責據稱「日本第一」的丈六不動三尊(重文)的修復,丈六不動三尊的製作、寶輪閣、後殿的建立等。維 設三萬坪寺院的自然生態,以做為「讓參拜者一年四季都能欣賞的寺院、洗濯生命的寺院」為宗旨。

每年參拜者超過兩百萬人,梅雨時節的繡球花、秋季的紅葉尤其 出名。八二年曾榮登新東京百景的第一名。

作者也以俳人聞名,句集有《煤掃》《風鐸》《御廟道》《俳人協會川澄祐勝集》等。


書摘:

日本名僧 - 川澄祐勝在「被罵的幸福」一書中強調,順著自己說話的朋友,並不是真朋友;而且對小孩的違規不出言責罵的父母,是不夠格的父母。

人哇哇墜地時是純潔無暇的,因而即使是細瑣小事,都必須經人指導才能學會。而且,人不可能一生毫不犯錯,此為人之常情。有時會犯錯,有時有過失,所以我們才需要別人指正、教誨。

得到大人嚴正的斥責,並且認真領受時,就會產生真正的心靈交流。若是認為用空泛的讚美就能建立美好的親子或帥徒關係,是大錯大誤。

只有嚴厲的責備才能心靈相通,正因為做錯的時候受到責罵,得到讚美時,才能感受到打動心靈的喜悅。

我經常被秋山大師責罵,可以說是這輩子過的是被罵的人生。但是,多虧了他的嚴詞責罵,才能造就今天的我。責罵就是教誨。

事實上,有很多事沒有師父嚴格的鞭策,自己就忽略了。

而且,正因為一直處在被責罵的狀況,偶爾得到讚美,或是感到責備之必要時,心裡便會湧出無限的喜悅。


忠言逆耳,才是有助益的朋友

我聽說最近的孩子們喜愛炫耀手機通訊錄的朋友眾多,想必是來自於「有這麼多朋友」代表自己善於交際的想法吧。

但是,在這麼多朋友當中,有幾個人會指正自己,或是說出與己不同的意見呢?順著自己說話的朋友,並不是真朋友;有錯指正的人,才是真正可以信賴的朋友。

我問過十幾歲的少年們,他們的「好友」有幾人。大多數人都說十個左右。所謂的「好友」,至多只有兩、三個人可以來往一輩子,所以這個數字不太尋常。恐怕是 根本沒有瞭解好友的真諦,只是單純把一起玩樂的朋友稱為好友吧。說不定還誤以為那些會說逆耳之言的人不是好友,最好馬上與他們疏遠。

彼此商量、妥協並不會進步。認真地在意見上交鋒,進而切磋琢磨,彼此提攜,才能嘗到友誼的醍醐味。

在讚美中成長的人不習慣被責罵,所以,受到被罵這個事實本身的衝擊,別說是感謝,甚至會因此惱恨對方。

如此一來,被罵就成了沒有意義的事。從這個層面來看,沒有被罵豈不成了人一生中的不幸呢?


被罵才瞭解別人的痛

「慈祥而嚴厲!」每當有當家長為新生兒前來寺裡祈福或慶祝七五三(譯注:按日本習俗,男孩逢三、五歲,女孩逢三歲和七歲要進神社拜拜,祈求他平安長大。)時,我總會送他們這句話。從小開始該罵的時候就要罵,才是真正的父母。

光是慈祥,是不夠格當父母的。父母的義務還必須教導孩子確實瞭解社會的規則,辨別可做與不可做的事才行。

盡管法律上沒有禁止,但世上還是有很多不可為之事。這些人們心照不宣的事項,我們叫它「不成文的規則」。

被媒體稱為「堀啦A夢」而名噪一時的堀江貴文,和大言不慚說「賺錢有什麼不對?」的村上世彰(譯注:堀江貴文以經營「活力門」網站起家,後因違反證券交易法被起訴,村上世彰則因股市內線交易而遭到逮捕),兩人的出發點似乎都是「只要法律沒有禁止的事,就可以做」。

但他們卻超越了「不可再往前」的線。雖然堂堂東京大學畢業,但從小到大卻沒有機會學習社會的規則,可以說是十分不幸的人。

很多家長說,他們無法辨別何時該罵,何時不該罵。我認為把「責罵」的中心放在期望孩子成為一個懂得別人之痛的人,應該就不會出錯了。至少,他將不會變成一個隨意傷人的人。


被責備過,才能夠同理他人

被罵始知人痛。從小在不被責備的環境中長大的人,以為世界是以他為中心旋轉。他只關心自己的傷痛,所以不會留意到別人跟自己同樣是人,也一樣有感情。

例如,與朋友吵架,有些孩子會脫口說出「去死!」兩字。那樣的孩子便是缺乏體會別人傷痛的想像力。

人並非生來就能嫻熟社會規則,被罵之後而能領悟社會機微,體會別人的傷痛。

換言之,受到責罵之後,才能成為堂堂正正的人。也因此,如何虛心領受別人責罵自己的話語,如何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十分重要的。

一旦體會到它的重要時,就能由衷地心懷感謝,並且品嘗到幸福的滋味。被罵真的是幸福的事。


職場實戰

為什麼有人能將嘲諷、拒絕,化為正面的力量,有些人卻不能?關鍵有二:心態、信念。

心態越積極進取,化逆境為順境的可能性越高,反之亦然。奇異(GE)前執行長傑克?威爾許便建議年輕人:「視自己為受害者,只會自取其敗,這種態度會斷送你所有的出路,甚至是職涯死亡漩渦的開端。」

在職場上,遇到毒舌評論,應如何因應?國際知名領導專家約翰?麥斯威爾提出4點建議步驟:


第一:認識你自己

要有能力區分,批評是針對你的職位,還是你本身?要有能力區別兩者,唯一的方式是瞭解自己。如果批評是衝著職位而來,別把它當一回事,如果針對你本身,而非職位,便要改變自己。


第二:改變你自己

面對批評,要判斷批評是建設性還是破壞性,如何分辨?
1. 誰批評我:智者的忠言勝過愚者的熱情贊助。
2. 怎麼批評:是武斷認定,還是提出疑問?
3. 怎麼批評:批評者是想讓自己好過,還是為了幫助你?若是建設性批評,就要承認短處,正確的回應批評。


第三:接納自己

正如心理學家羅傑斯(Carl Rogers)所說:「矛盾在於,當我完全接納自己時,我就能改變自己了。」如果你擔心別人怎麼想你,那是因為你對他們的意見比對自己更有信心。真正的信心來自接納自己,包括優點和缺點,而非依賴別人肯定。


第四:忘記你自己

有效處理批評的最後一步,是不再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有安全感的人會忘記自己。所以他們可以把焦點放在別人身上,這樣一來就能面對任何批評,甚至反過來服務批評的人。


更多好書:

BOOKS喜歡閱讀的朋友分享書籍資訊的好地方

FACEBOOK 網路讀書會

Posted via email from George 資訊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快樂的十五個習慣


快樂的十五個習慣

日本暢銷醫界作家,現今九十七歲,仍活躍於診療工作的日野原重明。其蓬勃朝氣本於對他人的細心關懷、不輕易向疾病低頭、不因忙碌的工作而心生氣餒、從天天發生的事件中悟出樂趣。其人生如此智慧圓融的原點,就蘊藏在他的一顆心與生活習慣裡。 

文.日野原重明

2010/09 康健雜誌 142期

(本文刊登於康健雜誌網路專欄 2010年9月,書摘內容)

從一九七五年開始,日野原一直在提倡,「自己的健康自己捍衛」的運動。他仔細研究一下有哪些習慣對自己有好處,既然知道有好處,就要養成「毫不遲疑、當下實行」的行動力。

攝取品質不佳的食物、食用過多鹽分、抽菸、過量飲酒、食用太多動物性脂肪、黃綠葉菜類攝取太少、運動不足……,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壞習慣,日野原建議,若能夠及早轉個方向,待年長或年老之時,便不會染上所謂的「成人病」。
 
也就是說,許多疾病都是長年以來的壞習慣所造成的。

日野原向來認為「成人病」之名,應該更改為較具行動力、自發力的「習慣病」才對(英語為life style related disease)。經過了他二十年的倡導,日本終於在平成八年(一九九六年),更名為「生活習慣病」。

活力充沛又樂在生活的日野原,唯一感到驕傲的健康祕訣,就是他的好習慣。這些歷經九十年所培養、持續不斷的好習慣,時至今日,仍是他的無價之寶。 這些寶物包括了以下十五個習慣:

 習慣1 心中永保愛。

 日野原之所以充滿活力,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愛存在於心中。他向來相信喜悅或歡樂只要有人分享,快樂的程度就會更加擴大。更喜樂的生命,必須包含更多的愛。

 聯旭廣告公司總經理陳玲玲分析,她高齡九十九歲仙逝的外公之所以能長壽,是因為長年在碧草如茵的中興新村上班,過的是非常簡樸的生活。節儉、吃素、慈祥、包容力大、又喜歡種花種草,與女兒、孫子同住,三代同堂。整日籠罩在愛人──愛女兒、愛孫子的環境裡。

 習慣2 抱持「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

 日野原也相信,那些願意克服自己的缺點或弱點,並習慣存著「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的人,在人生中的任何時刻,都能夠展現樂於堅持的強大毅力。 

 正面的想法比一切都重要。近十年來,開始成為一個虔誠基督徒的巨大機械集團執行長羅祥安舉例,即使現在有人因為投資連動債,損失了一百萬,應該要慶幸還 有十萬元。「人要感恩他所還擁有的,」羅祥安說,「台灣有很多財富,好的環境,有很多事,比起別的地方,台灣已經好很多。」

 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對於習慣有如此定義:「所謂習慣就是不停重覆的動作」。 養成對任何事情都持有正面的想法,也是一種必須要培養的新習慣。用這樣柔軟的思考方式試著重組我們的人生,一定可以感覺到從明天開始的每一日,更為光輝、明亮。


習慣3 挑戰新事物。

如果在年輕時就養成挑戰新事物的習慣,發覺自身才華的機會也會隨之增加。那麼,一生中就可以看見無數次繁花盛開的瑰麗風景。

像五歲喪父、低收入戶的台南建築設計師毛森江,在到日本拜師學習製造清水模技術之前,是個成衣貿易商,但是一回他到大阪出差,對安藤忠雄簡雅的清水模建築深為折服,立志學習,終至轉行在台南蓋清水模好宅,就是一個勇於挑戰新事物、終至轉行成功的典範人物。

另外一個竹山人──王浩一,是台北精神科名醫王浩威的哥哥。他原本在台北也是幫外商成衣公司當總經理,後來外商移出台灣,他成為最後一個關掉公司燈光的人。

之後,他回到母校──在成大校園著名的大榕樹下思索,受到感召選擇留在台南岳父家的塑膠工廠工作,並且開始背著寫生用具、相機,探訪府城台南的大街小巷,先後寫出《慢食府城》及《在廟口說書》等暢銷書。也是一個勇於挑戰新事物的典範。

日野原說, 若想永遠保持年輕的心,就要試著對某種事物保持高度的關心。而且,還要試著去挑戰看看。只要抱持這樣的心情,老不老一點都無妨,就讓向前行的勇氣,好好地發揮能量。

習慣4 鍛練自己的專注力。

日野原強調,一個人有專注力,看起來就會非常朝氣蓬勃,但如果缺乏專注力,什麼事都無法順利進行。「最糟糕的是就此意志消沉、自我放棄,」日野原說。
 
培養專注力,需要某種程度的訓練才行。也就是說,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就養成注意力集中的習慣。

 為了鍛練自己的專注能力,日野原採用的方法是──無論多麼短暫的時間也要有效利用,絕對不可白白浪費。

 日野原建議對於生活時間不太固定、或已經從工作崗位上退休的人,時間再如何充裕,也要在一天當中固定抽出三小時左右,完全用在研讀或自己的興趣上。台南 建築工作者毛森江每天也只排三分之二的工作行程,另外三分之一時間約三個小時,他都拿來讀書。他所設計的住宅,書房一定扮演一個相當主體的角色,讓全家人 都可以在一個書房長桌上讀書。

 現年才四十三歲的香港宜諾管理顧問集團執行董事王劭仁在八個多月前,辭掉凱撒飯店總經理一職,在籌備創立一家旅館諮詢顧問與訓練公司之前,有整整八個月 沒班可上、沒薪水可領,然而他毫不懈怠,每天仍然穿西裝、打領帶,提著電腦到咖啡店去寫創業企劃,直到顧客接納企劃案為止。

[人生的清晨到人生的午後]

做了一輩子的專業經理人,王培仁勇敢走出大企業大樹的保護,出來創業。
 
正如同作家、社會學者,同時也是美國史上第一位領得滑翔機執照的林白夫人,在迎接五十歲生日前夕表示,「即將進入中年的我,想要重新思考此後的人生。」
 
於是,她獨自滯留在海邊一星期,據說當時隨筆寫下的作品,即為著作《海之禮》的前身。她在執筆的同時,仔細檢視當時的人生,並決定了此後生命的型態。 「五十歲過後,也正式進入了人生的午後…….」這句話是不是浮現出美麗動人、穩定無波的海邊夕照?

習慣5 向心目中的典範學習。

人生要如何規劃才好?

日野原建議,如果實在無從下手,先尋覓一個你心生欽羨的典範也是個好主意。
 
在台灣,很多人學習藉由宗教信仰,不再為明天煩憂。巨大執行長羅祥安在近五十歲那一年,由於捷安特要成為全球化企業,他想到公司那麼小,要全球化,壓力很大,身心狀況幾乎快到崩潰邊緣。

剛好有一天,他跟著太太到東海大學教堂做禮拜,聽牧師說到有勞苦重擔的人,我就讓你得到安息。那天晚上,羅祥安生平第一次禱告,之後,經過一個月、半年、一年,羅祥安發現自己的心情,愈來愈輕鬆,一年後,羅祥安就受洗了。
 
如今,羅祥安維持著「只要做好事情,沒有強求的目標,」知天命,專心做好自己。他也開始騎腳踏車上班、假日騎車上山,精神、體力都比過去年輕了十歲。

 [義工之心與義工精神]

 日野原也建議可以憑藉一顆溫暖的義工之心,造就出一種人格。一面充分利用義工活動,在平衡自己生命的同時,又可以過著充滿彈性、愉快的生活。人並不會因 歲月的積累而枯萎,反而會更加成熟。為了朝成熟之路邁進,各方面要學習的事情還很多,日野原建議要努力培養思考的習慣。台灣嬌生公司總經理張振亞就是典型 愛做義工的專業經理人。

 她過去曾主導導入企業的合理經營方式進入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如今,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組織運作的能力非常強,帶領了一批需要就業的女性人力進入台灣的各個家庭中,做清潔、烹飪、保母等服務工作。

 做公益有了心得之後,她開始想推廣義工精神。去年年底開始,張振亞打了幾個電話給幾家外商日用品公司,如聯合利華、寶僑、桂格、雀巢食品等等,請他們捐出原本只是因為包裝受損,但品質沒受到破壞卻要銷毀的產品給天主教善牧基金會。

 張振亞指出善牧基金會有收容一些未婚懷孕的婦女、被拋棄的嬰兒等等,每個月需要鹽、醬、醋等日常用品。張振亞又打電話找聯合勸募基金會協助稽核收發,確保捐獻物資送到確實需要的地方,並且又請新竹貨運贊助物流配送。 

 張振亞說她只要每個月抽出一個小時打電話溝通,就可完成一筆不用花錢的大生意,也就是五年內,善牧基金會百分之五十的安置所可以得到他們所需求的物資。「於公、於私,都是快樂的事,」張振亞說。

 像張振亞一樣,許多企業人也開始在做義工。經營人力仲介的經緯智庫公司總經理許書揚最近也常義務到台大職涯發展中心,為台大學生諮商未來的就業計劃。

習慣6  感受他人的心情。

日野原常常出國,經常看到外國人有體諒他人心情的習慣。要感受他人的心情,一定要先能讓自己寧靜下來,細細體會。食養山房主人林炳輝就是這個典型的例子。他憑著對簡單、素雅、令人感動,引發豐富心靈的居住空間的追求,在十幾年前,創設了食養山房。

研究美學經濟的政大科技管理教授李仁芳形容,來到食養山房慢慢享用兩、三個小時、約一千元的餐飲,或是來品味下午茶時,他清楚地觀察到每一個客人一進到食養山房,臉上線條立即柔和、快樂。「這裡不是奢華,而是素華,」李仁芳說。

十七、八年前,林炳輝曾經在台北租屋而居,那段時間,白天他在營造公司上班,夜裡常跑伊通公園畫廊,看到裡面布置整潔,空間素雅,開始引發他想要居 住在這樣空間的想法。於是他開始把沙發去掉、電視機去掉,不斷地割捨,然後開始在潔淨的空間插上一朵小花,泡一杯茶,開始可以安靜讀書、探索內心世界。 「因為環境影響你的視覺,你就可以安靜地坐下來,」林炳輝說。

多接近大自然,可以讓自己的心更柔軟,更敏銳。專研園藝治療的台大園藝系教授張俊彥指出,美國有所謂的園藝治療師,種植花草,可以舒緩腦波內的緊張度,並且有助恢復注意力及疲勞。

習慣7 珍惜有緣相逢的所有人、事、物。

日野原也想對大家說的是,如果你自己架設好一組品質優良的天線與接收器,你就更有機會遇見美好的事物。

奧美廣告公司副董事長葉明桂就是一個很懂得感恩他的工作伙伴的人,懂得架設接收美好訊息天線的人。他從年輕時,就跟著台灣奧美的兩個創始人宋秩銘、 莊淑芬,如今,兩位老闆遠征中國,他還在台灣留守著。現年五十二歲的葉明桂最近有個覺悟是,要進入職場工作,一定要找志同道合的人,大家願景、目標、價值 觀都一致。「志同道合就是快樂,」葉明桂說。

習慣8  比八分飽再少一些。 

日野原維持健康的方法,就是對體重的控制。有的靠飲食控制,維持適當的體重,有的則靠規律的運動。

忙碌時,他常常在吃飯時間拿出牛奶與餅乾。

「大家都知道吃飯只要吃到八分飽就好。在吃到太撐、吃得太飽之前就停手,內臟的負擔比較小,對健康有正面的好處,」日野原說他現在超過九十歲,「六分」左右就足夠了。

百分之五十的死因是壞習慣所致。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也是一個聽到善言,就可以立即執行的人。八年前,由於去聽了陳堅貞老師所演講的自然律例,當下回家就力行演講中所談的每天早上吃番薯、喝精力湯,並維持騎自行車、做瑜珈的習慣。

 張孝威做到了陳堅貞所說的,每天早睡早起,作息規律。而且,近幾年更是滴酒不沾。從兩千年開始,張孝威身體狀況好轉,遠離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症狀。

習慣9 對飲食不要過於神經質。

每天清晨,日野原都會喝一杯加了橄欖油的蔬菜汁。這種自製飲料可以穩定膽固醇值,又可以在忙碌的上午,輕鬆地補充體力與能量。這個習慣,他已經持續了三十年以上。

晚餐常會有聚會或晚宴,這種場合的料理多含有過量油脂,到處充滿了卡路里攝取過量的危險。遇到這種情況,日野原都會先從沙拉開始取用。但他建議偶爾有宴席時,對美食也不用過於敏感,多吃一點,過幾天少吃一點,讓多出的一、兩公斤體重降下來就可以了。

習慣10 能走路就走路。

同時與飲食生活的混亂共存的,常常是運動不足的問題。但是,對每天忙亂過日子的現代人而言,要額外找到運動時間,實在是難如登天。所以日野原自己就做到了能走路就走路,因此他在醫院裡上上下下、跑來跑去,不坐電梯,走樓梯;搭捷運時,也盡量走樓梯,不搭電扶梯。

習慣11 與更多同好享受運動時光。

找同好一起去運動,也是必須培養的快樂生活好習慣。
 
即時找不到人一起去運動,只要每天規律地去運動,自然就會碰到一些運動同好。如台南建築工作者毛森江每天早上五點半就到台南市的YMCA去晨泳,每天都會遇到前來游泳的九十歲婦人。

 台灣富蘭克林兩個經理人愖言、張森貴最近遭逢金融海嘯,開始把大量的時間投入跑步、游泳、打球、騎車、遛狗、也多花些時間,在週末連休日,與家人在台灣各處旅遊。

習慣12 正面思考。

健康與否,就看自己夠不夠朝氣蓬勃,而夠不夠有活力,也全靠心情決定。
 
作家羅蘭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我覺得快樂是一種天性,」現年九十歲的作家羅蘭,從二十七歲那年,一個人由天津來到台灣,就此定居下來,再怎麼辛苦,從不會抱怨。年輕時一邊在警廣上班,一邊寫作,也一邊養兒。如今兒女長大了,一個人居住,倒也自得其樂。
 
即使現在已經九十歲了,羅蘭仍然耳聰目明,還會一個人找尋生活樂趣,除了每天早上,住在附近的兒子帶來豆漿、燒餅油條當早餐之外,她常會一個人坐計程車到 外雙溪故宮外面的小山坡去曬曬早晨的太陽,看著故宮博物館的圍牆,好像有回到天津老家的感覺。或是一個人到中央圖書館,坐在五樓的窗邊,默默讀書、寫作。

她每天晚上一定會寫寫日記。因為身心之間緊密連結、互為表裡,身兼心理學家與哲學家的柏格森(Henri Bergson)曾說:「人類是唯一能夠創造自己命運的動物,而人類卻遲遲無法覺悟。」

要讓心靈變得更平靜、豐富,該如何做才好呢?  

 日野原建議,就算面對累死人的工作,也不應該長吁短嘆、以為時運不濟,反而要振作精神、想像完成後的成就感。

 並且,一邊以正面思考來鼓勵自己,一邊務實地動手完成,積極進取地挑戰難關。

習慣13 調節壓力。

沈重的壓力必須明快地紓解及調整。

紓解壓力的一個方法是,不要讓憂慮的事情一件一件累積。

許多人釋放壓力的方法,是尋求宗教信仰,把煩惱、憂慮交給上帝。張孝威長年信仰基督教,自己的妹妹還是牧師,他說,一個人不能過度自信,他認為很多經營者出現問題,是因為過度自信,他做個基督徒,可以將憂慮交給上帝,不會累積在心裡。

曾有一個患者告訴日野原,他已經厭倦了充滿壓力的上班生涯,退休後想要在溫暖的土地上,過著隨心所欲的日子。

但是,當如願搬到計劃中的區域,過著完全沒有壓力的生活後,他每天在無所事事當中,卻失去了生存的意義。到了最後,身體崩壞、精神狀況也變得極為不穩定。

若生存於無菌般、毫無壓力的環境,身體上、心靈上也終會產生病狀。

習慣14 反身自省,要求自己(責任總是在我) 。

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創作的《青鳥》是一齣著名的戲劇。故事的梗概是「千山萬水尋找代表幸福的青鳥,最後,卻發現牠不在天涯海角,而是好端端地待在家中」。青鳥欲訴說的就是,所謂的幸福就存在每個人的心中。

[掌握住屬於自己的青鳥]

 建立明朗、樂觀的生活方式,設立人生的願景,隨時掌握住屬於自己的青鳥,必須常常反求自己。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曾端真,從中興大學農業教育系畢業,曾擔任幾年的國中生物老師。可是她一直沒有忘記自己從小想當大學教授的願景,二十六歲結婚後,辭去國中老師的鐵飯碗,住在師大路。

 三十一歲考取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拿到後,中間還到中山女高當輔導老師,三十六歲考取博士班。一路念下來,終於在四十歲拿到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的博士學位,不僅達成個人願景,還考取心理諮商師執照,每週有一個晚上到一家基金會做心理諮商的工作。

 現在年近六十歲的曾端真並沒有停止學習,還自己花費三年時間,預計花費一百五十萬元學習費用,跟住在美國舊金山的一位心理治療訓練師史坦(Henry Stein),每週進行一次為時一個小時的電話教學學習,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跑一趟舊金山三天,親自學習阿德勒心理治療。

 曾端真在給人做心理諮商時,很強調每個人要選擇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形態,以此生活形態,來選擇適合這個生活形態的工作。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她說。也就是說,自己將來想要做什麼,過什麼樣的生活,就往那個方向,掌握時間,充實自己、準備好自己。

 「人生快樂之道在多元,重點是當自己有困擾時,就要變,用原來的方法讓你不快樂,就不要用原來的方法,」曾端真說。

習慣15 不要盲目、非理性地遷就於習慣。

不管是藉由寫日記、寫年記的方式,或是經過禱告、內觀,萬一你發現到今天為止走的是錯誤的道路,只要換一個正確的方向即可。

日野原一直在強調,習慣可以造就一個人。但是,並不是要大家盲目、毫無理性地固執於一件事。有時候,描繪出一幅美麗願景之後,才發現到今天為止的習慣,與這樣的願景格格不入。這種時候,彈性改變一下思考方式,再營造出另一種適合的習慣就好了。

人生就是不斷檢視過往習慣的過程。在中國為明基打拚十二年的明基全球策略規劃中心總經理曾文祺,在今年六月調回台灣之後,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往的生活習慣──不斷地拚拚拚,導致身體出現三高症狀。

如今他回到台北迪化街老家,與父母兄弟齊聚一堂,並在附近買了房子,準備把來自蘇州的妻子與兩個兒子,接回台北居住,一方面讓他的小孩可以到他的母校──永樂國小就讀,一方面可以常常回媽媽家,享受三代同堂的樂趣。

飛遍中國大江南北,如今他成為一個非常親近台灣土地與河流的樂活族。現在的曾文祺每天早上七點由大稻埕碼頭開始沿著淡水河河畔騎腳踏車,中間過個橋,再轉到基隆河畔,一路騎腳踏車,約一個小時,抵達內湖明基總部。每逢假日,台北市周邊二十條登山步道,他也都踏遍了。

「環境在轉變,變成你重新學習的契機,」曾文祺認為人的成長與老化,都是細胞新陳代謝的結果,隨著環境改變,以及自我的反思,生活習慣的調整,也是必然的。

在台灣的人生活習慣改變了,生活思維改變了,說不定對經營企業的思維也會改變,終將形塑出另外一種企業風貌。

由人的新陳代謝,想到企業的成長與求變,曾文祺感嘆台灣的企業若老是只有三、四%的毛利,會把台灣的資源都消耗掉,而有些生活產業卻有一五到二○%的毛利。

在台灣,很多人不斷自我反思,企圖走出一條新路。快六十歲的政大教授李仁芳近十年來,把研究與教學重心都放在美學經濟、創意經營的領域上。他說,台灣企業絕對不能只是賺二%毛利的以量取勝的製造業,台灣必須靠創意與創新,創造出高毛利的產業出來。

「台灣老闆賣一台電腦,只賺三十幾元,大家拚得要死,完全沒有生活品質。這究竟要做什麼?」李仁芳感嘆連連。

要做出優雅、高獲利的產品,要先從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開始。

正如同日野原重明在書中所說的:「禽鳥的飛行姿勢無法改變,  動物爬行的方式、奔跑的姿勢難以調整,但是,人類可以更改自己的生活方式。改變日復一日、重複千百回的行動,形成新的習慣。選擇新習慣與否,靠的是人類的 意志。人類有選擇的自由,經由意志力與毅力,可以形塑出全新的自己。」

 迎接新的一年,形塑出全新的自己。「生活幸福感會出來,」林炳輝在他陽明山上的食養山房的禪風茶席上,看著窗外午後一片的綠意說。 

 對你而言,人生的清晨也許已過,但是人生的午後還長得很,你要如何走呢?

Posted via email from George 資訊

如何防止職棒打假球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大人的友情

所謂的朋友,『就是半夜十二點開車來,後車廂裡裝著 一具屍體,問你該怎麼辦時,都會二話不說地幫忙想辦 法的人。』」這是日本心理學大師河合隼雄在「大人的友情」一書裡,引用榮格派分析家阿道爾夫.古根畢爾他祖父所說過的話。阿道爾夫並沒有說「二話不說地幫忙把屍體藏起來」這種話,而是指「二話不說地幫忙想辦法」至於要幫他運屍體,還是其他的幫助,各位自己想像吧。

 第一次認識到河合隼雄是跟譯者賴明珠一樣,在「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這本書裡看到這個名字, 當時只覺得:會跟村上春樹聊上十三個小時不停的人,應該也是大咖吧? 註一: 河合隼雄生平

 每個人對於友情都有自己的定義,例如..「好朋友間就不該談錢、政治…」,我對於友情的定義是什麼?我也一直在思索,甚至於將朋友依照屬性分了六大類,每一大類裡面又有六種小分類.人際關係是我一直以來鑽研的人生功課之一. 

 河合先生在書裡特別在談一些禁忌,好比是「你能真心為朋友的成功感到高興嗎?」、「很難『奉陪』的應酬」、「與上司之間的友情」、 「朋友間的背叛」、「友情與同性戀」、「友情和送禮」這些話題,用相當生活化的例子深入解釋這背後的心理學原理,這是一輩 子從事心理諮商與分析工作的作者累積的功夫。 

其中一則故事提到作者年輕時曾經到國外學習榮格派的心理學分析技巧,其中很重要的原則就是「要 分析別人之前,你必須先分析自己」,河合先生因此開始學習怎麼分析自己,過程必須不斷的與身旁周遭的其他同學互動,要付費 請老師來協助自己諮商,當時的收費是相當高昂,一個小時要25USD,而協助河合隼雄進行分析的休皮格爾曼博士因為他是從遙遠東方來 的留學生的緣故,以一個月175USD的學費優惠當時的河合先生。因此他就一直想找機會回報,於是在聖誕節那天帶了日本的 禮物去找教授,不過休皮格爾曼卻不肯收下這份餽贈,說明「分析」本身是一種「契約關係」,除了學費之外不會再收取任何酬庸,因為「分 析」也必須是很嚴謹的人際關係,為了兩者彼此不能太過費心、或者客氣顧慮,因此才規定支付相當的報酬,除此之外就兩不相欠。

 河合隼雄解釋日本的風俗習慣在節慶時送給尊敬或者心愛的人禮物其實是基於一種感謝的心意、更接近於宗教上的性質,表示一 種「感恩的心」,並不是因為博士特別算學費便宜才送來禮物折抵的意思,希望你一定要了解。最後休皮格爾曼突然冒出了一句話:「你們日本人 不是不會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意思這麼仔細的表達出來嗎?」「既然你都可以打破日本的習慣對我長篇大論的解釋這麼多了,看來我也應該打破 美國人這裡的成規,接受下你這份禮物。」 

 從這小故事當中可以看出來兩個國家不同風土文化下如何處理彼此間逐漸加深的友情。這本書裡另外也討論了友情之於同性戀的關係,還有 不同國家之間的人們如何「跨出半步」建立起超越文化藩籬的情誼(最後一章的內容).這是一本不管人生哪個階段閱讀都會有所成長的小書 (只有197頁),推薦給各位朋友,希望你的人生因為良好的人際關係更為順利(或因為了解了什麼是友情而少了許多煩惱)。

George

大人的友誼 內容簡介

各個階段、各個層次的友情探討,一開始我們會渴望友情,那麼該如何得到友情,同時也需要找到支持友情的東西,讓友情可以繼續往下走?而大家最常討論的男女 間友情能成立嗎?是否會有著純友情發生?

  當朋友死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做?當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是需要配合對方,但是當不想配合時我們該怎 麼做,參考歐美國家的做法與日本人的做法,建立起各種的友情關係。若在人生中遭受到朋友背叛,程度的不同,傷害度的不同。但作者認為凡事都以友情來解決也 太過分。畢竟上下關係還是很重要,也有所謂同性戀這東西。因此,作者在書中也將這些情況也考慮進去,一面試著來思考大人的友情這件事,了解朋友的各種不同 層次,不同關係,也可以思考友情這件事。


作者簡介

河合隼雄(Hayao Kawai)

   1928年生於兵庫縣。臨床心理學者、心理治療師。京都大學理學院數學系畢業。京都大學教育學博士。京都大學名譽教授。1959年以傅爾布萊特 (Fulbright)交流學生的身分赴美留學,後來在瑞士蘇黎士榮格研究所學習,取得日本第一位榮格學派精神分析師的資格。以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針對日 本的古典文學、教育、社會問題等廣泛的領域提出建言,長期從事論述發表活動,以《河合隼雄著作集》為代表著作繁多,是臨床心理學者、心理治療師,也是日本 心理學大師,於2007年過世。


購買本書:大人的友情


註一: 河合隼雄生平

註二:分析心理學 簡介


1. 渴望友情
交不到朋友
臭味同不同
物以類聚

2. 支持友情的東西
聰明人沒有朋友
彼此認同
朋友間的距離
體貼心

3. 男女間友情能成立嗎?
破壞友情的東西
戀愛的強度
性的兩面性
異性間的友情

4. 能為朋友的成就而高興嗎?
難免有點焦躁
朋友有難我哭泣
一心同體的危險
各自行動的友情

 5. 友人之死
悼亡友
友人的自殺
友人的「死亡體驗」

6. 很難「奉陪」
友 情和交往
應酬令人厭煩
歐美的社交
「關係」多樣性

7. □逢對手.朋友
父 母死時無法送終
惡口不相向
家族與遊戲
?逢對手的滋味

8. 背叛
守信 義
罪惡的深度
一視同仁的不可思議
沒辦法只好背叛

 9. 友情和同性戀
心 的跳動
「同性.戀」與「同.性戀」
互相吸引的力量
社會共識的改變

10. 喝茶的朋友
中 高年者的感嘆
燕麥粥式的愛
喝茶的朋友
斷念的構圖

11. 友情和禮物
一 錢五厘的爭議
贈禮的多義性
回贈和「感謝的心」
「悄悄話」的秘密

12. 超越國境的友情
踏 進半步
寄給島的信
戰友

13. 後記


Posted via email from George 資訊

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投審會回絕南山出售案

養生須先辨清個人“體質”

養生須先辨清個人“體質”: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不同的人,身體狀況不同,就需要不同的養生方法,因此沒有一種神奇的養生方法是適合所有人,“個體化養生”才能讓每個人都擁有健康。



同樣的養生方法,對於有些人來說是養生,而對於另一些人就會傷身,這是為什麼呢?本期刊登王琦教授的文章,旨在教會讀者辨別體質,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



很多來找我看病的人,你說他們有病吧,可西醫檢查各項指標都是正常的,但是他們又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不舒服。這是他們的體質出了問題,體質問題不改變,他們所感受到的不適,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



經過三十多年的研究,將人分成了九種體質類型——



平和體質:健康



體質平和不平和,是從中醫體質學的角度來說的,平和體質,顧名思義就是不偏不倚,指人體保持著一種平衡。



平和體質的人,總是精力很充沛,一般累不著他。外表看上去,不胖不瘦,剛好合適,性格也比較開朗,不愛生氣。最重要的是很少得病。偶爾有個小感冒,也不會影響到學習、工作、生活。



平和體質,最重要的就是內心,內心平和了我們身體各部分才能協調,生命才能健康。



氣虛體質:氣短



老感覺累就是氣虛了。氣虛體質用幾個簡單的詞語概括就是疲乏、氣短、出汗。



氣虛,通俗地說,就是能量好像比別人低弱,比如說,說話沒勁,說話聲音很小,低聲低氣,耐力很差,而且比較容易出汗,除此之外還總愛感冒。氣虛會使人容易疲倦,還會導致人胃下垂,脫肛,女性子宮下垂等。



陰虛體質:缺水



我們機體的主要成分是水,身體缺水,是件很嚴重的事,在中醫體質學上,身體缺水的人,被稱為陰虛體質。



陰虛體質的人,我們一看上去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是體型瘦,胖子不多。陰虛體質的人還有就是性子比較急,什麼都快節奏,一股火氣。



陰虛會有一系清單現,陰虛的人對工作熱情高漲,平時老口乾舌燥的,臉上老是冒火,走到哪兒第一件事就是喝水。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乾”,嘴唇乾、皮膚乾,大便乾。現代女人對“以瘦為美”的審美觀大加推崇,所以現在女人陰虛的不少。



陽虛體質:怕冷



手足冰涼,不敢吹空調,反映到我們身上,就是身體機能產熱不夠,用中醫方面的話說,就是陽虛。



陽虛體質的人,主要表現是怕冷,手足不溫。通常這種體質的人,夏天不能吹空調,遇到冷就會拉肚子。



體內產生的熱能不夠,因此有虛寒的表現,所以我們叫它怕冷態。有這種體質的人,肚子冷、膝蓋冷是常事。還有一些小女孩老痛經,肚子老涼。這種體質女性偏多。



痰濕體質:體胖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胖人,但不知道你細細觀察沒有,胖人也是有區別的。



有的胖人胖得很健康,雖然胖,但是體型勻稱、肌肉結實,但有些胖人胖得出格,這在中醫體質學上,就屬於痰濕體質。



痰濕體質的人舌苔很厚,就像吃了餅乾一樣膩在舌頭上,四肢也很沉重,連抬起來都費勁。肥胖了就不愛運動了,然後越來越胖,最後弄得一發不可收拾。



濕熱體質:長痘



對於青春痘,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青春痘,顧名思義,是青春的專利,可為什麼有些人到了四五十歲還在長呢?這就涉及到了中醫體質學上的濕熱體質。



這種體質的標記就是滿臉長痘,口舌生瘡。這種人體內有濕熱,表現在皮膚上是長痤瘡,當吃了羊肉串、水煮魚等易上火的東西后,第二天就會長痘,還有的長膿包。



此外,就是易患濕疹。患濕疹的人,大部分都是屬於濕熱體質的人。



氣鬱體質:鬱悶



《紅樓夢》裏面有個林黛玉,整天鬱鬱寡歡,從中醫體質學角度來說,她屬於典型的氣鬱體質。



氣鬱體質主要表現在氣不順了。這種人給人一種惆悵、不是很陽光的印象,內心很鬱悶,對世間的很多事情都是比較低沉的,情緒是低落的。這種人是抑鬱症的主發人群。過去患抑鬱症的女孩子多,現在男孩子抑鬱的也不少。



血瘀體質:長癍



有些人,不小心磕到身體某部位了,別人沒事,他被磕的部位卻很快起了一大塊烏青,在中醫體質學上,這種人屬於血瘀體質。



血瘀體質就是血脈不流暢。血瘀體質的人,舌下靜脈一般是瘀紫的。女孩子有的臉色很灰暗,這些灰暗就相當於烏雲罩住了,血瘀不暢形成暗癍。血瘀體質的人容易患一些血管堵塞的疾病。



特殊體質:過敏



過敏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現象,容易過敏的人,在中醫體質學上屬於特殊體質。



過敏體質的人,有先天性的原因,也有後天原因,所以現在有的人,一打噴嚏,到醫生那兒一化驗,魚過敏、蝦過敏、桃過敏、小麥過敏、蕎麥面過敏,什麼也不能吃。但是有些過敏是防不了的,很多過敏源是切不斷的。因此,如果我們能認識到自身是過敏體質,那麼我們就可以改變自己的體質,從根本上改變過敏狀態.....





不同體質 不同吃法



氣虛體質



脾是氣血生化之源,氣主要就是靠脾不斷地消化吸收食物的水谷精微,然後轉化成氣的。所以氣虛的人應該多吃一些具有益氣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黃豆、白扁豆、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粳米、雞肉、牛肉、鱔魚、桂魚、花生等。水果可以適當多吃櫻桃、葡萄。還可以吃一些藥食同源的東西,如人參、黃芪和山藥。少食具有耗氣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蘿卜等。



陰虛體質



中醫裏講腎陰腎陽是機體一身陰陽之氣的根本,所以陰虛的人應該多吃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以滋陰潛陽為法。可多食瘦豬肉、豬皮、鴨肉、燕窩、綠豆、冬瓜、芝麻、糯米、藕、馬蘭頭、大白菜、黑木耳、銀耳、豆腐、甘蔗、桃子、西瓜、黃瓜、百合、山藥、甲魚、牛奶、海蜇等。少吃辛辣、羊肉、韭菜、葵花子等性溫躁烈之品。雞肉和炸、爆、烤的食物也應少吃。水果中的龍眼肉、荔枝這些熱性食品能不吃就不吃。



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的人應多食用姜,可以在做菜的時候多放,也可以口嚼,還可以把生姜切片後放在肚臍上。此外還應適當多吃以溫補脾腎陽氣為主的食物,可選羊肉、牛肉、牛奶、童子雞、鵝肉、蝦、魚鰾、辣椒、韭菜、大蒜、糯米、黑米、甘薯、山藥、芡實、扁豆、麥芽糖、桂圓、紅棗、慄子、銀杏、荔枝、菠蘿、桃、杏、櫻桃、楊梅、黑砂糖、桂皮等。平時應少食生冷黏膩的東西,即使是盛夏也不要過食寒涼之品,比如冰水、冰淇淋、冰西瓜等。



痰濕體質



痰濕體質的人在飲食方面宜清淡,應適當多吃一些能夠宣肺、健脾、益腎、化濕的食物,可常吃冬瓜、荷葉、山楂、赤小豆、扁豆、白蘿卜、荸薺、紫菜、海蜇、洋蔥、枇杷、白果、薏苡仁、紅小豆、蠶豆、包菜等。應少吃肥肉和甜、黏、膩的東西,比如蛋糕、點心。酒類也不宜多飲,而且不能吃得過飽。忌吃飴糖、石榴、大棗、柚子,且最忌暴飲暴食和進食速度過快,還應限制食鹽的攝入。



濕熱體質



濕熱體質是以濕熱內蘊為主要特征的體質狀態,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可多食赤小豆、綠豆、芹菜、黃瓜、藕等甘寒、甘平食物。還要適當吃些清利化濕的食品,如薏苡仁、蓮子、茯苓、蠶豆、鴨肉、鯽魚、冬瓜、絲瓜、葫蘆、苦瓜、黃瓜、西瓜、白菜、卷心菜、空心菜等。盡量避免吃一些辛辣躁烈、大熱大補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大蔥等,對於狗肉、牛肉、羊肉、酒等溫熱食品和飲品,以及火鍋、烹炸、燒烤等辛溫助熱食物,應該少食和少飲。忌吃飴糖、石榴、大棗、柚子,且最忌暴飲暴食和進食速度過快,限制食鹽的攝入,否則會加重濕熱。



氣鬱體質



氣鬱體質在飲食上宜多吃一些具有疏肝行氣、順氣作用的食物。應適當多吃黃花菜、海帶、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解鬱、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還可適當多吃蔬菜和魚、瘦肉、乳類、豆制品,以及佛手、橙子、柑皮、蕎麥、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皮、刀豆等。對於非飲酒禁忌的人可以少量飲酒,以促進血液執行,提高情緒。忌食辛辣、咖啡、濃茶等刺激品,少食肥甘味厚的食物。



血瘀體質



血瘀體質的人飲食上宜多吃一些行氣活血的食物,應多食山楂、醋、玫瑰花、金橘、番木瓜、桃仁、黑豆、油菜等,也可選用一些活血養血的當歸、川芎、丹參、地黃、地榆、五加皮等煲湯。對於非飲酒禁忌的人可適當飲黃酒、白酒、葡萄酒,對促進血液循環有一定的益處。少食肥肉等滋膩之品。



特殊體質



特殊體質的人在飲食方面應該清淡、均衡、粗細搭配適當,葷素組態合理,多吃一些益氣固表的東西,如人參、防風、黃芪、山藥、太子參等。食物方面應多吃糯米、羊肚、燕麥、紅棗、燕窩、泥鰍。少食蕎麥、蠶豆、白扁豆、牛肉、鯉魚、蝦、蟹、茄子、酒、辣椒、濃茶、咖啡及腥羶發物和含致敏物質的食物。"

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天下雜誌 - 4年後,12萬台灣郎討不到台灣某

天下雜誌 - 4年後,12萬台灣郎討不到台灣某: "

還沒結婚的男性要注意了,未來四年結婚年齡的男女人數差距,將會逐年倍增,2014年差距達12萬人,「討不到老婆」將會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以去年男性平均結婚年齡31.6歲、女性28.9歲,再前後各加兩歲來計算,男女結婚年齡人口數今年差了7900人。隨著少子化世代步入婚姻年齡,以及男大女小的傳統觀念,4年後現在24到28歲的台灣男性,就算每位相對應女性都配對成功,還是會至少有12萬人討不到「台灣某」。


俗話說男追女隔重山,未來這問題恐怕不止隔重山,而是女性數量根本不夠。(賴建宇)


<img border=

"

江浙菜:永和上海小館 (點圖放大閱讀)

高盛報告:揭開iPad魔力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