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被承包的信仰:這是一門新的生意,不要技術,不需廠房,打的是廟宇的意,靠他人的虔誠和信仰攫取暴利。

這是一門新的生意,不要技術,不需廠房,打的是廟宇的意,靠他人的虔誠和信仰攫取暴利。

承包寺廟,已成為一些旅遊景區真實的現象。出資人與寺廟管理者——政府職能部門或村委會——簽訂合同後,前者擁有規定期限內的寺廟管理經營權,向後者交納一定的承包費用,再通過香火等收入賺取利潤。

這項「生意」的利潤如此巨大,以至於一些人以和尚、尼姑或道人之名,簽招聘合同,每月領工資,上班「禮」佛,下班還俗,收入堪比白領。

寺廟被承包,宗教場所變身經營場所,不僅是由於社會轉型時期,「經濟利益至上」的觀念已侵入了正常的宗教生活,更是由於對寺廟的多頭管理、政出多門,以及各級利益方均想通過「宗教搭台」讓「經濟唱戲」,最終使得信眾的「信仰」迷失在商業的「承包」之中。

【昆明岩泉寺】瘋狂的寺廟

很難想像,一座建於AAA級旅遊景區的寺廟,一年的承包費竟高達720萬。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寺中那些為遊客解簽占卜的出家人幾乎全是「冒牌貨」。

廣西遊客歐朋知道真相後,頗為吃驚,盡管他與寺中「大師」曾「短兵相接」,甚至被「大師」強迫捐出23400元的功德錢,但他還是不敢相信,佛門內還會有假和尚。

像歐朋一樣,那些懷揣虔誠的遊客跨入這些寺院的門檻的瞬間,就成為待宰的羔羊,少則數百,多則幾萬。在「大師」語言暴力的恐嚇之下,佛門威嚴的氣場和心誠則靈的心理暗示自然戰勝理性,而那源源不斷的功德錢最終落入了承包者的口袋。

寺廟承包大約起於1990年代中後期,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處於風景名勝區內的寺院便成了「香餑餑」,私人向寺廟主管部門交納一定費用後,採取入股或承包的 方式經營寺廟,再請來僧侶,通過功德錢和香火錢賺取利益。然而,這一明令禁止的行為,在利益驅動之下不斷發展壯大,承包費用逐年攀高,經營者開始聘用社會 閒雜人員通過欺騙和訛詐的方式盈利。歐朋去的昆明岩泉寺便是其中之一。

刷卡燒高香

2011年10月12日 ,到昆明出差的歐朋帶著妻子和兩位親友報了去石林的一日遊的旅遊團,每人160元。大約上午11點左右,在逛了幾個購物點後,歐朋們被拉到了昆明市宜良縣岩泉寺,這裡距昆明市區 60公里 ,是去石林的必經之地。

岩泉寺位於宜良縣縣城,倚靠伏獅山,因岩中湧泉而得名,始建於明朝景泰年間,期間多次被毀,數次修復擴建,特別是文革中損毀殆盡。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重 建,1995年12月,宜良縣政府批准其為宗教活動場所並對外開放;1999年,昆明世博會和雲南省旅遊局將其定為旅遊定點接待單位。2008年12月, 岩泉寺晉升為AAA級景區。導遊告訴歐朋,岩泉寺求簽頗為靈驗,當年名妓陳圓圓在此求簽,大師言其必皈依佛門,最終一語成讖,故此地也有「滇南第一簽」之 譽,遊客到此都會求簽請大師釋疑。

滇南第一簽:求簽燒出天價香

下車之後,導遊換成了岩泉寺的工作人員,並給每個人一個胸貼——免門票和用餐的標識。歐朋跟著導遊進了寺廟,在「滇南第一簽」牌匾下,每位遊客跪著在簽桶裡抽了一根竹簽。與其他地方不同,這裡的簽只有編號。歐朋的噩夢便由此開始.

2011年10月28日 ,記者隨團體驗了整個過程。記者抽到了14簽,在一旁登記後,工作人員給了一張寫有14號字樣的紙條。隨後,導遊帶著本團遊客來到不遠處的風水轉運堂,也 就是解簽房。每位遊客將紙條和10元解簽費交予工作人員後,會得到一張與簽號對應的解簽單。但這項工作進行得極不嚴謹,記者的簽轉眼間就由14號變成了 40號。

手拿解簽單的遊客在簽房外排除等候,「大師」一對一解簽答疑。記者看到,在簽房正中,有一尊菩薩像,一位身披袈裟的長者正襟危坐,八位身著居士服的「大師」在簽房四周落座,每位「大師」身旁一個方桌,地上擺著數柱一人多高的香。

「大師」看完解簽單後說,記者陰陽五行不調,身後有家災和風水災,而這是一個轉運簽,若把握不好後果不堪設想。隨後,他指著碗口粗, 一米多長的香說,燒此香便可轉危為安,600元一支,並要求記者把名字留下以便其在大雄寶殿誦經百天。記者說沒有這麼多現金。「大師」沉吟片刻,低聲問 道:「帶信用卡了嗎?」

「大師」看完簽後警告歐朋客要燒10800元的香,否則家人性命難保。

記者說沒帶卡,「大師」便推薦另一款200元的香,記者說,也沒有現金。這惹惱了「大師」,他突然瞪著眼,指著菩薩像大叫:「你燒不燒?在菩薩面前說假話,你給我出去。」

可歐朋卻沒有這麼幸運。「大師」警告他,要燒10800元的香,否則家裡有人性命難保。「他說了很多難聽的話,我有點受不了了,本來就是求平安的,誰願意在佛門聽到這些啊。」歐朋還告訴「大師」,這些功德錢就算是給剛大學畢業的兒子求個吉利。

未曾想到,剛刷完卡,身披袈裟的長者就走了過來,為其摸頂,要其再為兒子燒12600元的香,否則兒子將有滅頂之災。這時,他突然發現,妻子和親友都不見了。「他們應該是故意把我們分開的。」歐朋事後回憶。

歐朋說,卡裡已所剩無幾,但長者似乎像變了個人,厲色道:「我說你有,你就必須有,否則我一揮手,你這輩子就算完了。」歐朋又求助導遊,導遊卻說這種事只能和「大師」商量。歐朋最終還是交出了手裡的卡。

歐朋說,這是他這輩子辦得最窩囊的一件事,「他們就是利用我保平安的心理,在那種氛圍下,他們突然強硬,我就害怕了。跟黑社會一樣,完全是敲詐。」

醒悟後的歐朋打通了昆明市旅遊局的投訴電話,最終在昆明市旅行社協會一日遊分社的協調下,拿回了這筆冤枉錢。

天價承包費

岩泉寺是石林九鄉一日遊旅行團的必遊景點。停車場裡常常停著幾十部旅遊大巴,寺廟內也是人山人海,一位工作人員說,旅遊季節一天的客流量保持在三四千人左右,均來自旅行團。

事實上,這座寺廟在遊客中的知名度遠勝於當地人,昆明人並不熟悉它。沒有遊客也就沒有岩泉寺的今天。

1993年,宜良縣政府將岩泉寺劃歸到寺廟所在的蓬萊鄉金星辦事處(後改為匡遠街道辦事處金星村委會)。該辦事處通過募捐、集資、貸款等辦法,共籌集資金 1200萬元,歷時7年,將岩泉寺建成佔地200畝,擁有十多座殿宇以及配套休閒娛樂設施的綜合性宗教旅遊寺院。從2000年至2003年,金星街道辦事 處先後投入600萬對旅遊設施進行改擴建。

2001年7月,該寺院管委會邀請昆明南方國際旅行社商議並簽署了以寺廟景觀為主開拓旅遊業務的相關協議,當年接待遊客即達20萬人次,收入突破200萬 元,加上縣內住宿、餐飲、購物等,旅遊銷售總收入超過500萬元。2002年,寺院又開設「農家樂」,形成新的旅遊賣點。

這便是岩泉寺商業化的開端。

據《2004-2005雲南宗教情勢報告》(以下簡稱《情勢報告》):自1993年以來,岩泉寺已遠非一所傳統意義上的宗教寺院。該寺已成為以商業經營為目的、政教未分的綜合性地方文化產業實體,其世俗化、商業化已是不爭的事實。

岩泉寺並未停止商業化的腳步。一位知情人告訴《中國新聞週刊》,2004年,金星街道辦事處以每年220多萬元的價格承包給某私人老闆,直到2009年。

一位曾承包附近寺廟的老闆告訴記者,當時一炷香最高只賣130元,普通香從10元到60元不等。除了香火與功德錢外,寺廟還賣些玉器等工藝品,收入的 30%返給旅行社。與岩泉寺相同,這位老闆從四川峨眉山一帶請來了幾位假大師,為遊客解簽。每位大師有10%的提成,一個月有幾千元的收入。

這位老闆承認,寺廟的收入「全靠這些『大師』忽悠」。但他解釋說,這些「大師」很講「職業道德」,從不誇大其詞,說些令人反感的話。

隨著雲南旅遊業的發展,旅遊人數劇增。2009年,昆明市全年旅遊總收入226.34億元,旅遊總人數3115萬,岩泉寺的承包費也隨之水漲船高,上述知情人士說,交給金星村委會的承包費已漲到近每年400萬。

一位業內權威人士告訴記者,2010年7月底,一名做運輸生意的湖南老闆以每年720萬的價格成為岩泉寺新的承包者。一場近乎瘋狂的遊戲開始在這座寺院上演。

瘋狂的生意

上述知情人士告訴《中國新聞週刊》,新老闆入駐之後仍沿用原有盈利模式,招來近十幾名「大師」,成為其「掘金」的主力。這些「大師」多已有結婚生子,並在 昆明購置房產,開著價值十幾萬元的轎車。「跟他們喝過幾次酒,也沒有忌口。」該知情人透露,這些「大師」已是業內的老江湖,心理素質好,能說會道。他們很 會看人,通過衣著、氣質、談吐即可判別是否是其目標,若是有錢人,「大師」會多花些心思,如果碰到學生模樣的便說一句「你與佛無緣」了事。「大師」沒有底 薪,全部依靠8%的業務提成。

一位旅行社的帶團人領教了「大師」們的厲害。他告訴記者,「大師」在解簽之後就會要求遊客燒三支「龍香」,每支600元,遊客若不願,就會遭遇惡語。這位帶團人甚至見到過,遊客說沒有錢,「大師」直接拉開遊客的包。

除此之外,遊客身上的胸貼也有玄機。如果遊客有消費,「大師」就會將消費金額連同胸貼上的團號寫在一張紙條上,交給身旁的工作人員,後者再將紙條丟進一根與一樓財務室相通的PVC管中。每個團離開時,帶團人就可以到財務室領取現金提成了。

事實上,自2010年8月起,省市旅遊部門每週都會接到關於岩泉寺的投訴電話。於是,從2010年10月起,昆明市旅行社協會要求各旅行社取消岩泉寺景 區,以此敦促岩泉寺停業整頓。今年5月,岩泉寺重新開業。承包者重新調整了利益分配,旅行社的提成從30%提到50%,如此高的回報下,岩泉寺再次紅火起 來。

「大師」們也在「與時俱進」。上述帶團人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套錢的招數從最早的信物、點燈、賜福、刻碑發展到如今的銀行卡「保值」。「『大師』拿著遊 客的銀行卡念經,還在卡面指指點點,以此保佑卡裡的錢只進不出,並讓遊客選擇保佑的時間期限,期限越長,費用越高。」其實,這些在常人看來低劣的騙人手法 放在特定的氛圍之中卻能起到奇效。

一位昆明市旅行社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岩泉寺重新開業之後,投訴電話幾乎是一天一個。每遇投訴,旅遊部門都會要求岩泉寺給遊客退錢,一位業內人士接受採訪時說,經他手退給遊客的錢已至少有十幾萬元。

對於承包者而言,承包寺廟僅是一場生意,只是這種近乎瘋狂的方式披上了宗教的外衣。瘋狂的背後是各方對利益的追逐。

模式之困

岩泉寺成為旅遊熱點景區並非一日之功。據媒體報道,在2000年金星村村改之前,景區已投入500多萬元,由於管理不善,欠了200多萬的債。當時村委會 向縣信用聯社貸款200萬元,村幹部抵押房產才湊夠了改擴建的資金。當年竣工後就接待遊客10萬多人,實現經濟收入460萬元。到2008年,金星村委會 累計向岩泉寺投資已超過3000萬。

畢竟僅靠村委會經營,景區無法做大做強。從2001年起,金星村委會與旅遊公司簽訂協議,委託對方經營,也就是承包。起初,這種模式成了村經濟的臺柱子, 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08年2月,金星村的岩泉寺和自來水廠兩家集體企業,每年可為村裡帶來超過500萬元的純利潤。

隨之而來的就是村民的高福利。村中學校免除了學生的學雜費,還提供免費的早餐,免費發校服;每年向60歲以上的老人共發放生活補助費70多萬元;每位村民逢年過節均有過節費;春耕、秋收家家都有生產補助。所有村民都嘗到了寺廟承包的甜頭。

然而,巨大的經濟利益帶來的並不一定是良好的社會效益。

對於湖南老闆以720萬元獲得了岩泉寺的承包權一事,金星村村委會黨支部書記袁福武在接受採訪時並未否認。袁福武坦言,因承包者交不起原定費用,後減免到 三四百萬。「我們明令禁止他搞燒高香、抽簽等違法行為。合同有說明,如果投訴太多,我們還要懲罰他,甚至終止合同。」袁福武對於現在承包商只追求經濟利 益,不顧及其廟宇保護的做法頗有微辭。他告訴記者,承包者的做法影響了岩泉寺的形象,合同馬上也將到期,是否續約已在考慮之中。

事實上,這個曾經的賺錢機器如今已然成為麻煩製造者。省市縣三級旅遊部門對此也頗為頭疼。 2011年10月1日 ,為迎接全國文明城市檢查,專門要求其停業整頓15天,但僅僅十天後,他便悄然迎客。

(應受訪者要求,歐朋為化名。)

貧富不均是人性造成

週日午後,台北。

等我終於登機時,班機已經延誤了兩個小時。我應該要在下午飛到香港參加一個展覽。但照這速度,如果能夠趕上展覽最後半小時就算走運了。我走到我窗邊的座位,一邊嘆氣一邊坐下。在扣上安全帶之後我一直盯著窗外看,想著飛機到底什麼時候會起飛。

在起飛後幾分鐘,我終於把頭抬離窗戶,看到坐我左邊的鄰居,發現他也正在看我,他是白人,大概40幾歲。

他低頭看了我的T-Shirt。

因為今天的行程僅是去參加一個會對大眾公開的展覽,我穿的很休閒,牛仔褲、球鞋和一件我隨手抓的T-Shirt。

我低頭看了看我的老T-Shirt,發現原來是灰色哈佛商學院管理顧問社團衣服,正面是素的,背面有寫字但是他看不到。事實上,正面僅有哈佛MBA的logo,沒有其他東西,很少人會認出來。

他靠過來說:「HBS?」

我有點訝異,頓了頓。

「是,2009年畢業」

他禮貌但是溫暖的微笑並伸手過來跟我握手:

「很高興認識你,年輕人。我是1995年畢業。」

他是一個公司位在加州健康設備製造商的業務副總,每半年他會來亞洲拜訪客戶。我們閒聊著彼此的工作,談論HBS校園在他畢業之後有什麼變化,然後不知怎麼話題轉到稅。稅、佔領華爾街和現在的歐債風暴。

「看看歐洲現況,我想可以說社會主義已經沒搞頭,但是在美國甚至現在遍及亞洲,都對於該針對貧富不均做什麼事感到絕望。」我說

他安靜的點點頭。

「讓我跟你說一個關於兩個人的故事。」

「我叔叔快要七十歲,出生時家裡很窮,小時候就要打工賺學費。22歲開始當店員,32歲時貸款創業,現在有一家自己的農場設備公司,員工上千人。他上教 堂,每年都非常慷慨的捐錢給慈善單位,而最近他非常生氣,因為好像每個人,特別是政治家對他感到生氣。他覺得他每件事都做對,努力工作,一生都是好公民, 而現在好像每個人突然都對他大叫說他應該要感到羞愧,說他很貪婪,說他的稅應該要增加兩倍。為什麼?對他而言,這是不公平的,那些都是他自己掙來的。

我大學室友從來不是個好學生,但一直都很受歡迎。他爸在他畢業之後給了他一些錢去管,他僅透過幾個共同朋友,就成為矽谷最熱門新創公司之一的早期投資人。 那間公司現在市值5億美元。透過相同朋友圈,他持續這個循環,現在,他身價3億美元。而且他笑說這整個系統真是瘋狂,是天生就有缺陷,因此唯一讓事情更公 平的方法就是讓有錢人付更多稅來平衡一切。

最大的差別是:對那些像我叔叔一樣,成功來自努力工作的人,系統並沒有錯。但對於像我室友一樣,成功是因為透過關係、或僅是運氣好,工作並沒有創造任何東 西,沒有真正的產品或是服務的人,付很高的稅去彌補人生的不公平似乎是有道理的。但你從不會在電視看聽到這些辯論,因為政客希望我們全都相信每件事是非黑 及白,然後用你的怒氣去投票。」

「當我在金融危機之後畢業時,有很多討論在爭執強調適者生存的現代資本主義是否不會維持很久。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情?」我說

「革命?別認為在現代就那麼不可能會發生。人類的歷史大約有五千年。就我們所知資本市場才不過出現300年,真正的民主大概有200年。單單在上個世紀, 我們就看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到很近期才有真正的的全球化以及國際自由市場。誰說這一定要永遠繼續下去?這些系統在整個人類 歷史上都還僅佔有相對很短的時間。看看最近中東發生的暴動;在去年發生前也是令人難以想像。如果任何系統被扭曲到僅為少數特權份子有利時,那結束也僅是時 間問題而已。」

「有時候,我不認為這個系統有什麼錯,這純粹是人類天性。」我說

「沒錯。多數的時候,意圖都是良善的。為什麼要選社會主義?因為每個公民、特別是弱勢族群永遠不需要擔心工作、醫療保險和舒服退休的權利。共產主義一開始 的出發點是理想中,每個人都可以一樣富有,飽足、有房子住。資本主義是假設你每投注一分心血,都會有公平的回報,於就會有機會往上流社會移動。他們全都起 始於簡單的理想,希望能有一個更好、更公平的社會。但是是什麼讓他們失敗?為什麼社會主義導致社會無效率,讓工人懶惰?為什麼共產主義導致一黨專政和百萬 人死亡?為什麼資本主義導致如此巨大的貧富不均和社會動盪?」

基本人性。

「是,就算我們明天發生一場革命,每件事情都從頭來過,同樣的問題也會在十年中再次出現。有些人會變更有錢,有些人會變更窮。基本原因是:你一開始和其他 人一樣窮,但一旦你有錢了,即便那是百分之百靠努力工作得來,只要你成功了,你自然就會想要把財富傳下去,庇佑你的子孫。你自然希望能給家人最好的。這沒 有錯。誰希望如果他們正當地賺每一分錢,當他們死了之後卻要被課80%的稅?企業和有錢人會離開這個國家,造成更糟的問題。而就像是一個連鎖反應,有錢人 透過關係、更多資源,會變得更有錢,同時高漲的物價、教育費和房價對於一般家庭來說卻更難熬。一旦這些一般家庭中有人成功了,他們就會開始做他們自己家族 過去幾年所抱怨的所有事情。這就是基本的人性,而這毀了每一個政治系統的所有理想。在1920年代,美國最有錢的人們要付80%的稅,所以就沒有動機想要 變得更有錢,因為你必須要全部繳出去。現在,最有錢的美國人大概付20%的稅。但你也可以說這加速了技術進步和經濟成長,因為對於成功的獎勵比過去大上 100倍。到處都是私募基金和創投,而其中有些對於經濟成長是真的有幫助。沒有事情是完美的。」

就很多方面來說,這也是會什麼最近的運動像是「佔領華爾街」開始的很轟轟烈烈但是逐漸消失。作為普通市民,我們承認貧富不均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應該要處 理。但什麼是這些抗議者追尋的具體目標?除了現在的系統—雖然有嚴重缺陷—但任何人,從抗議者到經濟學博士或政治家能更提出更好的建議嗎?

我們落地了,他最後一次伸出手。

「祝你好運年輕人。下次在某個班機上再見吧。」

當我們踏出飛機時,我很驚訝看到這次沒有空橋,而是有巴士在柏油路上等著。

現在是晚上六點,接近要日落了。當我踏出飛機的時候,香港金色陽光明亮地照在我身上,當我伴隨引擎聲,還有遙遠飛機起飛降落的聲音走下階梯時,我舉起手遮住我的眼睛。

我往後退了一步站了兩秒鐘,欣賞我眼前巧遇的週日午後美景:天空是金色、白雲乾淨如天堂,而在飛機跑道後,我可以清楚看到海水在太陽下閃耀著藍色。風很強,排隊上車時,我感受到我頭髮被被亂吹。

香港夕陽,一天的最後幾分鐘,依然壯觀。

在巴士的一側我看見匯豐銀行為高收入客戶提供財富管理的廣告。

他的話還依然迴盪在我腦中。當財富和權勢逐漸集中在最上面的1%的人而中間階級消失時,人類歷史上沒有社會能夠持續下去。但最終,這結果可能也僅是人性造成的。

放下手中的甜食,換回 15 年壽命

放下手中的甜食,換回15年壽命。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德國人類營養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嚴格限制糖的攝入可以"啟動體內長壽裝置",讓壽命延長20%,相當於15年之多。

這項成果發表在最新的《細胞代謝》期刊上。

這是因為,人體內如果缺少糖,會在短期內刺激自由基的增加,雖然自由基是導致衰老、疾病的最大誘因,但這種短期增加會像疫苗一樣,刺激人體建立長久的抵禦機制,來避免自由基的長期傷害。

這也可以被稱為因禍得福。

甜食中的糖攝取過量其實很不健康,因此,真正健康的飲食,必須嚴格控制糖的攝入。

站長註:
這和我的觀察有一定的相似度,從自然界的食物鏈來看,人類近幾十年來在糖份的攝取部份,的確是有過度發展的現象,而這也導致許多內分泌上的毛病。然而,在現今社會中卻很難杜絕這樣的問題,我目前的解決方式是刻意斷食。目的是刺激身體器官的運作能因匱乏而不致怠惰。

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聰明談錢,不再傷感情

親人朋友之間免不了因為金錢引起爭執尷尬,有什麼好方法兼顧荷包和感情?
金錢和人際關係是人生重要的兩門學問,而當金錢賭上了人際關係時,相加的學問更是錯綜復雜。俗話說「親兄弟明算帳」,點明了如果金錢關係沒有畫分清楚,即使親如兄弟,都可能因為錢財反目成仇。

不過不少人並沒有將金錢和人際關係兩者合理畫分限界,甚至將兩者混為一談,以為在金錢上為親友兩肋插刀,就可以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如果算計得太清楚似乎是不近人情。

在投信業資歷豐富的聯傑財務顧問公司策略長蘇英孝看過身邊許多人過於感情用事去處理金錢和人際關係,例如阿沙力借大筆錢給朋友,而不是理性將兩者適度切割,謹慎處理和親友之間的金錢往來,結果最後雙方鬧得不愉快,甚至完全扯破臉,無法善了。

他認為,最好事前管理自己的金錢及人際關係,建立原則,例如:1.不佔朋友,也不讓朋友佔自己金錢上的便宜,2.朋友開口借錢,在不影響自己經濟安全的前題之下,提供親友有限度的幫助,以免親友無法還你錢,讓你的生活陷入困境。

生活中難免和他人有金錢往來,或因為金錢出現爭執不快,小至吃一頓飯別人賴你請客付錢,大至欠下大筆債務,開口要借錢,除了自己生悶氣,半夜為錢煩惱失眠外,你能做什麼?

朋友一起吃飯,有人起哄要你請客買單
蘇英孝認為,平常應該在親人朋友之間建立一種「如果一開始我沒有明說要請客,那這一頓飯或其他消費,就是各付各」的形象,並且堅持這種做法,久了之後,身邊的人了解你的處事原則,就不會因為你比較有錢,或最近有筆外快,便打主意要你請客。

即使你想請客,主導權也應該在自己手上,而不是被迫付錢,留給人家你很容易被「拗」的印象,有第一次很容易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接下來沒完沒了,想一想,你有這麼多錢可以請客嗎?況且請客也不是你對親人朋友的義務責任。

所以早點把話說清楚,如這筆外快我已經有其他規劃,要交小孩的才藝班費用,或是家裡筆記型電腦壞了,正打算換一台等等。

另一種情況是,你先幫大家代墊餐費或貸款,事後有人粗心忘了,遲遲不還,怎麼去跟他討錢?

專長財務規劃及諮商的天力亞太顧問公司客戶管理經理曾淑玲說,有些人不好意思開口去要錢,尤其是幾百塊的小金額,擔心別人認為自己死要錢,但其實大多數人都不喜歡「欠錢」的感覺,你去提醒對方,可能反倒讓他鬆一口氣,免除了欠人金錢和人情的尷尬。

《聰明買台股》作者趙靖宇分享經驗,如果自己屬於很容易忘記向人要回錢,或是不容易開口的人,那大家一起聚餐時,就避免先開口說要幫大家墊錢,不然就主動在餐桌上提議,大家先把自己要付的錢掏出來,湊齊了再去付帳,如此可以避免後續開口要錢的難題。

下次要開口去討回別人的欠款,不妨說,「不好意思,我忘了提醒你,前幾天吃飯我借你200元,你這幾天好像很忙,所以忘了吧!」這樣說法是把責任歸到自己身上,也避免讓對方因為忘了還錢而感到不好意思。

朋友愛上高級餐廳,但我消費不起
朋友經常熱情邀你週末共進晚餐,但他總是挑昂貴餐廳,吃一頓飯就花掉你一星期的伙食費,令人吃不消。

有人深怕被朋友看貶,因此打腫臉充胖子,明明付不起,還是跟著朋友買名牌、吃高級餐廳,過度消費,到後來欠下一堆卡債。

有人則是左躲右閃,找一堆藉口推辭朋友的邀約,搞得朋友以為你故意疏遠他,最後兩人漸行漸遠。

曾淑玲認為,「裝闊」或「逃避」都不是好方法,而且不需要以「經濟能力」評價自己,誤以為不跟著朋友花大錢就沒面子,或擔心失去友誼。

美國《錢》雜誌專欄作家史瓦茲夫婦在他們的著作《該他們付帳了吧!》中指出,朋友一起出去時,應該配合彼此的預算與口味偏好,這是體貼對方的表現。

比較理想的方法是,直接向朋友說明自己經濟能力不允許,或自己不打算經常高價消費,只能偶一為之,例如兩個月吃一次上千元的大餐,或希望一餐花費不超過500元,如果對方是知心好友,他能理解你的情況,不會再一直拉著你花錢。

再者,自己也可以主動找一些平價又美味的聚餐地點,或花小錢的娛樂方式,例如免費的戶外表演,或郊外踏青騎車等,而不是每次都等著由朋友主導。也許朋友對你安排的娛樂活動也樂於參與,如此既能維繫友誼,也不會造成一方的經濟壓力。

為避免超支,專家建議先設定自己短、中、長期的花費規劃,評估一天、一個月、一年所需的花費有哪些,例如一天的外食預算,一個月的娛樂預算,一年預計的旅遊花費有多少,如此可以清楚分配自己的預算,不至於花過頭。

假設一個月上餐廳、看電影表演等娛樂預算是3000元,朋友來邀你吃大餐時,這個月預算已經剩不到1000元,不妨明白跟朋友說,「謝謝你邀請我,但是不好意思,我這個月的預算已經花得差不多了,不如我們下個月再一起去吧!」

但有些聚會很難得,例如幾年一次的同學會,你很想參加,卻正巧這個月手頭有點緊,曾淑玲分享自己的做法,她會從其他地方設法省錢,例如減少幾餐外食,少喝幾杯咖啡,把一些小錢省下來,補足去聚餐的錢。

親戚當我是免費借車中心
親人朋友之間免不了互相借用東西,大至昂貴的汽車、專業照相機,小至衣服飾品等,但碰上一天到晚上門來借,還不主動歸還,或者弄髒弄壞,卻置之不理的人,有什麼更好的解決方法?

心理諮商師白寶鳳建議,如果你決定借東西給別人,不管他和你多親近,即使是兄弟姊妹,有些你認為對方應該做到的事,最好在借之前先說清楚,例如借用的東西幾
天之內要歸還,借車子的話,歸還時油箱至少留下一半的油(或加滿油)。如對方弄髒借用的東西,應該清理之後再還。要是對方好幾次都達不到你基本的要求,就
應該停止再借東西給他。

假如對方問起不借的理由,你可以說,「我很想幫忙把東西借你,但我希望你也幫我一個忙,按照我們的約定,把東西整理乾淨後盡快還我,如果你可以做到,那我很樂意再借給你。」

不論向別人借東西,或借給別人東西,也需要承擔物品損壞的風險,萬一真的發生,雙方要如何溝通賠償。

《該他們付帳了吧!》作者史瓦茲夫婦指出,當你跟別人借東西,你有責任在歸還時保持與借出時一樣的狀態。所以,東西用到一半不幸壞了,雖然有時候很難釐清是誰用壞的(也許原本就出問題),但借用東西的人還是應該主動承擔責任,因為向別人借東西需要付出代價。

我該不該借錢給他?
「談錢傷感情」,特別是借錢這件事,對借貸雙方都是道難題,如果對方是親人長輩或換帖兄弟,借錢的請求更難婉拒。

但是只講感情,不顧風險的借貸關係,處理不當可能令自己和家庭陷入財務危機,究竟如何評估該不該借錢給對方?

理財作家趙靖宇認為,首先,自己心裡要有一把尺,衡量如果我要借對方錢,能夠借多少,不至於影響基本的家庭經濟安全,及原本的財務規劃,例如子女教育基金、退休養老金等等。如有餘裕,才是能夠動用借給他人的部份。

「借錢給別人也算是一種投資,既是投資就會有風險,」趙靖宇說。借錢的投資報酬可能是親情、友誼,及別人的感激,但最壞的風險也可能是一毛錢都要不回,血本無歸。

再者,借錢應是「救急不救窮」,了解對方為什麼向你借錢。例如朋友發生意外,急需一大筆醫藥費,
如果自己能力許可,應該出手相助。但如果是因為不當的消費方法,例如揮霍無度,或甚至沉迷賭博而欠下賭債,這種借款就要謹慎,因為對方如果不改消費習慣,
很可能一借再借,債務黑洞永遠填不滿,你就算傾家蕩產全借給他,也幫不了忙。

聯傑財務顧問公司策略長蘇英孝也認為,決定借錢給親友之前,先和他聊聊,設法了解他的債務情況,例如是一時現金周轉不靈,需要暫時借款,二、三個月之後就能歸還,或是朋友已經欠下一筆龐大債務,無力償還等等,再去思考你能不能借錢幫助他。

一旦決定借錢給對方,有些事需要事先約定清楚,一是你只有能力借這一次,多少金額,如果他短時間再來借錢,你就幫不上忙了。

二是詢問對方,未來打算如何還錢,是一段時間,如一年之後一次全數歸還,還是分次歸還,如利用五年時間,每個月還一定數目。而借款是不是要計算利息,也需事前講定。

把上述的借錢原則表明清楚,雙方取得共識之後,再借錢給對方,可以減少日後因為借貸引起糾紛。


果你評估對方很可能無力還錢,或是他需要的數目你真的幫不上忙,最好直接向對方說明,「聽到你碰上這樣的困難,我也很難受,但是我和家人討論過,目前家裡
可以動用的錢都已經有規劃了,所以很抱歉,我幫不上你的忙。」不過,你也可以替他想一想,有沒有其他的資源或方法,可以解決他現在的財務困境,不一定非要
自己把錢投下去不可。

多位理財專家也表示,如果無法借大筆錢給親友時,會以自己能負擔的範圍,例如5∼10萬元,贊助
對方,也算表達自己的心意。如果對方未來能夠還錢,那是最理想的情況,萬一對方還不了,就當作自己花錢投資友誼,不過投資不當,賠光本錢。事先做好心理準
備,就不會為這筆錢日夜傷神了。

朋友找你投資該不該跟進?
面對朋友盛情邀請你一起參加,如何決定要不要跟進投資?如果拒絕是不是抹煞他一番好意?

事實上,任何投資都有風險,不會因為是親人朋友提供的機會,就能保證錢撒出去穩賺不賠。

蘇英孝認為,評估是否投資之前,先把投資本身和朋友的人情分開看待,理性要走在感性前面,不要因為是朋友介紹,就低估了投資風險,或是礙於人情,不好意思拒絕。

可以和朋友約定一段評估考慮的時間,例如明確說好一星期或半個月,時間一到,不論是否參與投資,都準時主動給朋友一個明確的答覆,展現你對他的重視與感謝。

一旦決定投資,就要做好心理準備,我這次的投資風險和朋友無關,萬一不幸賠錢了,自己要完全承擔責任,而不是責怪朋友為什麼當初拉我下水。

如果朋友的投資計劃你真的沒興趣,或是評估之後覺得風險太大,不宜投入,也要及早說明白,「很感謝你提供這個機會給我,但我目前手上現金真的不多(或我有其他理財規劃),這次我就先不參與了。」

蘇英孝說,如果其他朋友對這個投資可能有興趣,他會幫忙介紹牽線,但是讓朋友自己去談,他不介入,免得日後關係變得太複雜,帶來更多麻煩。

鳳梨酥解密

一般的烘焙業者,不太可能自己炒餡,多半是採用工廠的現成鳳梨餡;至於專門生產鳳梨酥的OEM工廠,降低成本,多半購買餡料鳳梨,回來再自己加入冬瓜熬煮加工。


鳳梨酥是台灣第一伴手禮,每年產值上百億台幣,網購也很夯,但你可知道網購鳳梨酥不但有冬瓜餡,還有白蘿蔔餡....


南投的「微熱山丘」讓土鳳梨酥火速竄紅,愈來愈多品牌也跟著出現,讓我們對土鳳梨的魅力感到十分好奇,於是透過Yahoo!奇摩、PChome、露天和黑貓等網購平台,蒐羅全台土鳳梨酥,並徵求網友意見,鎖定21家販售土鳳梨酥的店家,想找出最優秀的土鳳梨酥。



傳說中的微熱山丘,包裝相當簡單,每個35元




所有買來、調來的鳳梨酥的大合照。


曾經花半年時間研究鳳梨酥的西華飯店點心房主廚洪滄浪(以下暱稱阿浪),擔任這次土鳳梨酥的達人,為了破解鳳梨酥的秘密,阿浪提著大包小包走進報社,超敬業的他,準備了很多「傢俬」,試吃前先上一堂味覺課,阿浪說:「上完課,你也可以當鳳梨酥達人。」



阿浪也就是中間這位帥哥在台北西華飯店任點心主廚十多年,曾服務於欣葉、馥園等知名餐廳,並曾任教於景文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右邊這位是我本人,左邊這位是常常資助團購美食專題的王瑞瑤。


內餡比例怎麼看?鳳梨比例愈高顏色愈深



這三坨都是製餡工廠出品的鳳梨酥內餡,鳳梨和冬瓜的佔比由右至左分別是85:15、60:40和50:50


開門見山,阿浪劈頭就說:「台灣沒有那麼多土鳳梨啦!」他指出,土鳳梨酥內餡所使用的土鳳梨,和我們一般常吃的鳳梨品種不同,多半種植在南投、八卦山一帶,印象中「關廟鳳梨」很有名,不過當地土鳳梨的產量只有一點點,他說:「以目前土鳳梨酥的產量來說,台灣的土鳳梨根本就不夠用!


阿浪準備了3種不同比例的土鳳梨冬瓜餡,鳳梨的占比從85%、60% 到50%不等,鳳梨比例愈高顏色愈深,吃起來更有纖維感;相反地,冬瓜的占比愈高,顏色愈淺而透明,口感也更細膩。


說什麼也不相信有100%純鳳梨餡,阿浪說,85%鳳梨使用的鳳梨餡,已經是餡料工廠的極限,「使用100%的純鳳梨,光熬煮至少要7~8小時,一旦加入冬瓜,不但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縮短煮餡的時間」。


阿浪透露,一般的烘焙業者,不太可能自己炒餡,多半是採用工廠的現成鳳梨餡;至於專門生產鳳梨酥的OEM工廠,降低成本,多半購買餡料鳳梨,回來再自己加入冬瓜熬煮加工。


內餡種類有哪些?鳳梨+蘿蔔口感尬冬瓜



右、上、左分別是糖過的鳳梨、白蘿蔔和冬瓜,都有可能成為鳳梨酥的內餡。


傳統的鳳梨酥內餡,多半是鳳梨加上冬瓜,不過阿浪居然帶了「白蘿蔔」,一時之間讓我傻眼。


他神秘兮兮透露,某知名土鳳梨酥店家,獨創以白蘿蔔取代冬瓜,從「鳳梨尬冬瓜」變成「鳳梨尬蘿蔔」。


聽起來很怪,「加冬瓜的鳳梨餡,會透出淡淡的冬瓜糖香,改成白蘿蔔的話,不會變苦嗎?」我忍不住懷疑。阿浪表示,加了糖煮的白蘿蔔,不但不苦還會返甜,纖維比冬瓜更耐煮,試吃之後發現,它的纖維表現的確比冬瓜還強,更適合喬裝成「土鳳梨酥」。


人工香精有等級,奶油成本高香氣卻輸人



這三罐都是常用於鳳梨酥外皮的人工香精,左為奶油香,中為北海道牛乳香,右邊白杯子裡裝的是最貴的北海道牛奶濃縮香精。


這三罐不用阿浪介紹,從它散發出來的濃烈氣味,我也知道是人工香精。奶油、北海道牛奶和北海道濃縮牛奶,阿浪說,這些都是常用在鳳梨酥裡的人工香精,平平是香精,也有好壞之分,最貴的北海道濃縮牛奶香精,每斤要價3000元。


阿浪說,鳳梨酥外皮的主成分是麵粉、奶粉和酥油。「正常的奶粉加熱之後,香氣一定會隨時間逸散」,阿浪說,現在有人加入紐西蘭進口的阿羅利奶油來製作鳳梨酥,讓奶香更突出,成本也相對較高。


他自己則大手筆採用法國諾曼地進口的發酵奶油,20公升要價5800元,不過他坦承,再高級的奶油,對於香氣的幫助還是有限,可能不敵一滴人工香精。


《第1關》看邊緣若泛白烘烤沒用心



拆開的鳳梨酥也要大合照,看看這些鳳梨酥有多油,可以「度」到好幾層報紙,很誇張,這是在我本人的床上拍的,哭哭。


21家共24款的鳳梨酥一字排開,有方、有圓,甚至還有「愛台灣」的造型,阿浪逐一觀察外皮的成色。


平平是鳳梨酥,外皮顏色大不同,從金黃到棕黃都有,有的包裝紙一撕,屑屑掉滿地,實在很惱人,阿浪說:「烤得好,應該不會有屑屑才對。」


有的鳳梨酥是均一色,有的上下焦黃、邊緣白晰,阿浪說,如果採用非旋風式的烤爐,火力分佈不均,烘烤過程就需要翻面,有的店家明顯少了這一步,感覺不夠用心。



某家土鳳梨酥的外皮上下顏色深,側面泛白,明顯烤焙不均。


《第2關》聞外皮加香精味道分好壞


原以為聞聞鳳梨酥,應該是很美好的事情,到最後竟然有想吐的感覺。


輕輕拿起每一個鳳梨酥,放到鼻子前面猛嗅,大部分的鳳梨酥最突出的都是奶香,其餘有明顯的「酥油」味,還有一家居然有「臭豬油」的味道。



有的一看就很油,聞起來還是「臭豬油」的味道。


阿浪指出,這24款鳳梨酥的外皮多半添加香精,不過大部分的店家下手都不重,只有一家被他點名,採用品質低廉的人工香精,聞起來「很奇怪」,如果閉著眼睛,應該不識它是鳳梨酥。



這一家很可怕,一拆封就是這種破碎模樣,而且味道怪到根本不像鳳梨酥,連阿浪都忍不住吐出來。


《第3關》吃冬瓜太搶戲檸檬酸攪局


各家高下一吃見真章,有的土鳳梨內餡一咬,拖出一整條有如蜜餞一樣的「鳳梨乾」,根根分明,可比美肉乾;但某家名為「手工一口鳳梨酥」的產品,一入口就破功,阿浪說,應該更名為手工一口「冬瓜酥」,他說:「內餡就是冬瓜餡加鳳梨香精嘛!」




平平叫土鳳梨酥,那ㄟ差這多?右邊是標準「根根分明」的土鳳梨餡,左邊細緻的則應該是冬瓜餡。


相較於傳統鳳梨酥,土鳳梨酥會有比較明顯的酸香,但其中也有的酸香很「人工」,阿浪說,鳳梨的酸味經過熬煮和烘烤之後,應該會變得柔和,刺激的酸味明顯是加入「檸檬酸」。


《評比結果》有的愛不釋口有的味如嚼蠟


    試吃之後發現,部分鳳梨酥不但外皮添加香精,連內餡也淪陷,其中最可怕的一款,讓一向秉持「能吃的就不要浪費」信念的阿浪,也忍不住把它吐出來,我自己吃起來也覺得像是「蠟筆」,化學人工、難以形容的風味,怎麼樣也沒有辦法說服自己它是「鳳梨酥」。


試吃完一整輪後,阿浪陷入天人交戰,因為有兩款鳳梨酥都讓他愛不釋口,他說,以個人偏好而言,他優先選擇「微光森林」,但「采棠肴」的表現也值得推薦。


第一名:微光森林 10入300元54g/個



 推薦理由:外皮「烤得極好」,不但成色均勻,而且完全不會掉屑屑。帶有淡淡的酥油和奶香,大口咬下,厚實外皮帶有酥脆口感,內餡鳳梨纖維感恰到好處,「可能是麥芽糖下得多」,咬起來帶有一點點的彈性,口感極佳。


第二名:采棠肴鮮餅舖 6入裝210元 48g/個



 推薦理由:外皮偏油,呈現粉嫩質地,吃起來入口即化。內以土鳳梨酥的平均來看,算是偏甜,柔軟中帶有些許纖維口感,表現也很不錯。


意外中獎:周老爸時尚餅舖 12入裝216元 22g/個



推薦理由:評比的範圍鎖定為「原味」的土鳳梨酥,但意外吃到這款黑鑽鳳梨,外皮添加黑糖,內餡則填入美國核桃,土鳳梨的酸香和這兩者意外的速配,阿浪直說:「(口無)麥,很有特色!」


評比名單

★PChome商店街推薦:周老爸時尚餅舖、滿福堂餅行、一森手工烘焙坊、采棠肴鮮餅舖、菓然元味


★露天拍賣推薦:手工一口土鳳梨酥、愛鳳ifeng17號鳳梨酥、日光麥子台灣土鳳梨酥


★黑貓探險隊推薦:哈克大師、微光森林


★Yahoo!奇摩超級商城和拍賣推薦:皇家蛋糕、咕咕霍夫、新橋蛋糕、鹿鼎丹比、RICH CAKE、網好人生樂活館、鼎軒蛋糕、金GOLD、綠誠食品


★網友推薦:微熱山丘、阿默典藏蛋糕


最後要說的是,鳳梨酥的暴利

市面上土鳳梨酥百百款,阿浪透露,看起來不同的品牌,也可能是同一家工廠代工,採用不同的配方比例生產,就他了解,一個鳳梨酥從製作到包裝完成,成本是8元,其中OEM工廠賺1元,賣到消費者手上,一顆最貴要價35元,讓阿浪都忍不住大嘆:「早知道我就來賣鳳梨酥了!」

2012年8月26日 星期日

HTC為何不到一年就從最成功的Android手機品牌商掉落?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英語:HTC Corporation),簡稱宏達電,品牌為「HTC」。成立於中華民國86年5月15日,是一家位於臺灣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製造商。開放手機聯盟的創始成員之一。目前HTC的手機營收,約佔整體手機市場的1%,而智慧型之手機市佔率為全球第6

由王雪紅(董事長)、周永明(總經理兼執行長)與卓火土(董事暨宏達基金會董事長)所創立。

HTC公司為威盛電子轉投資的公司,全球最大的Windows Mobile智慧型手機生產廠商之一,曾擁有 Windows Mobile 手機80%左右的市場比例。2008年6月,公司正式英文名稱自 High Tech Computer Corporation 更名為 HTC Corporation。2009年10月宏達電公司宣佈推出以新的品牌定位 Quietly Brilliant,該主題的全球廣告 YOU campaign 是HTC第一支全球廣告。公司在以前知名度都不是很高,特別是在2011年發展迅猛,現已成為全球知名手機生產商。現HTC系列手機以搭載 Android 系統最為普遍。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觸控式面板的原理(ON-CELL、IN-CELL)

 觸控螢幕,又稱為觸控面板、輕觸式螢幕(英文:Touch panel、Touchscreens、Touch pad等),是個可接收觸頭(無論是手指或膠筆尖等)等輸入訊號的感應式液晶顯示裝置,當接觸了螢幕上的圖形按鈕時,螢幕上的觸覺反饋系統可根據預先編程的程式驅動各種連結裝置,可用以取代機械式的按鈕面板,並藉由液晶顯示畫面製造出生動的影音效果。

而簡單說是指種可觸控式的螢幕,通常是在半反射式液晶面板上覆蓋一層壓力板,其對壓力有高敏感度,當物體施壓於其上時會有電流訊號產生以定出壓力源位置,並可動態追蹤。

按感測器工作原理,觸控螢幕大致上可分為︰

    電容式
    電阻式
    紅外線式
    聲波式。

觸控螢幕的用途非常廣泛,從常見的PDA、提款機、到工業用的觸控電腦,因為觸控螢幕為親切且生動的人機介面。近年來,愈來愈多智慧型手機也採用了觸控螢幕,例如 iPhone。



再見了 Hotmail:微軟用outlook取代hotmail。告別這個16年的品牌,等於告別了一個它所代表的網路時代。

2012年8月21日 星期二

IT新技術Splashtop讓你電腦桌面帶著走,快速開機。

 Splashtop是一個商業性 的Linux發行版,它針對個人電腦主機板與及其他電腦設備生產商。它由Splashtop Inc.研發。

和多數Linux發行版不同,Splashtop是被設計在唯讀的設備上並一起付運的,而不是由用戶自己裝上的。用戶可以安裝其他作業系統,但每次只能開啟一個,很適合在只需要瀏覽網頁、作即時通訊或者其他作業系統有問題不能啟動時使用。Splashtop啟動只需要5秒鐘,所以它在市場推廣時被稱為「即時啟動」(英文:instant-on)。

其實以往,已經有一些產品透過類似概念在不須啟動作業系統的情況下播放CD。

一個「即時啟動」的作業系統比傳統的作業系統提供了以下的好處:

    它可以快速啟動。
    在因如此,用戶關機前不須要猶豫,可以更節省電力。
    因為系統時唯讀的,所以不會有太多的安全漏洞。
    可以當作無碟電腦
    雖然它很輕巧和方便,但仍足夠用作web desktop和網頁程式,有人認為它到了接近取代桌面程式。

http://zh.wikipedia.org/wiki/Splashtop

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在雲層裡的CLOUD9:世界最高的Lounge Bar 金茂大厦87樓九重天酒廊(Cloud 9 of Jin Mao Tower)

Media_http1bpblogspot_fhsbo

這間CLOUD9九重天,我剛到上海時就想來了,每本旅遊書籍上面都強力推薦。之前沒有機會前往,因為找不到想去的朋友啊。這次跟朋友們在正大廣場旁吃完飯,大家對於下一攤去哪都沒有提議,所以我建議去CLOUD9九重天吧~

Posted via email from George 資訊

2012年8月17日 星期五

生質燃料 引發激辯:生質能源產業消耗大量玉米等穀物,對糧價上揚造成火上加油的刺激。

美國大旱嚴重威脅穀物收成,導致糧價大漲,同時也使生質能源的爭議浮上檯面問。由於生質能源產業消耗大量玉米等穀物,對糧價上揚造成火上加油的刺激。只是在美國大選及油價高漲等複雜因素交錯下,這個問題目前恐仍無解。

     2008年糧食危機期間,生質燃料對糧食供給的排擠效應就曾引發諸多爭議,如今隨著美國爆發半世紀來最嚴重乾旱,又在華府成為辯論焦點,包含美大選兩黨陣營、遊說團體及國際組織,都對此爭議不休。

     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估計,目前美國約有4成玉米用於生產乙醇。歐洲的生質燃料產業則消耗了該區油菜籽產量的6成,巴西乙醇工廠的甘蔗用量,也佔了該國產量一半。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為此在去年G20峰會上,與國際貨幣基金及世界銀行等組織共同警告,各國政府對生質能源政策的支持,會導致穀物價格劇烈波動。FAO甚至呼籲G20各國改弦更張,不要再推行生產或使用生質能源的補貼政策。

     身為全球最大玉米產國,美國政府對生質能源的態度是最關鍵指標。而專家普遍認為,今年適逢美國大選年,身處美國中西部玉米帶的愛荷華等州可影響選舉成敗,生質燃料產業在華府又有龐大遊說團隊,是以政策恐怕難有大幅轉圜。

     事實上,生質燃料產業在美國幾乎是同時受到民主及共和兩黨的擁護支持。不僅美國農業部長威薩克過去在擔任愛荷華州長期間就大力推動生產,就連反對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也對此一產業表態支持。

生物燃料

台商的纠结:大陆营商环境好与坏 “台商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谈及现今的大陆营商环境,张美惠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坦言。

张美惠是台湾人,在东莞经营一家塑胶制品厂及一家食品公司已有二十余年,其塑胶产品远销麦当劳、必胜客、可口可乐等美国连锁大品牌,而她旗下的食品销售则从 2008年起主要面向大陆市场,“日韩订单一签就得一年,2008年原料成本涨得厉害,实在不敢接单。”张美惠告诉本报。

二十余年的大陆经商历程,张美惠见证了太多的变化。
  成本高涨
  据张美惠回忆,五年前,企业要进入某品牌连锁店的开户费为2万元,而现在已上涨至15万元,而进入每家商铺还需收取条码费,条码费也在涨,以该品牌连锁店为例,其条码费从五年前的150元/条上涨至现在的200元/条,按照华中地区700家连锁店来算,这意味着她每年需要多花3.5万元。
  困扰她的不只是上涨的开户费,还有的地方得“走关系”。张美惠说,她的食品在进入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时确实花了些工夫,“地方经济状况越落后,靠关系的情况就越严重。”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市场与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王卫红今年参加了广东省政协组织的一个调研。她告诉本报,高昂的入场费正不断成为企业开拓销售渠道的重大阻力,“座谈会上,TCL这么大的公司都抱怨说入场费太过高昂,他们无可奈何去做电商。更别提那些中小企业了。”王卫红说。
  收款难对很多企业来说,则是另一块烫手的山芋。王卫红在那份调研报告中写道:“有一位台商说,到大陆办厂很长时间了,什么都学会了,就是学不会如何追回欠款。调研时企业普遍反映,货款被拖欠3~6个月是很常见的事情。”
不 欠账行不行?或许只有少数“牛”一点的企业可以做到款到发货,“像徐福记那样,他们品牌足够大、产品确实好,可以款到才发货,像中小企业,不做欠账根本做 不大。”张美惠无奈地说,而她对付欠账的“秘诀”是,第一个月向经销商收取现金,第二个月开始经销商只能欠账一万元,以金额而非月份来控制欠款,降低应收 账款转化成坏账的比例。
  本报记者了解到,台湾甚至有专门的“大陆台商确保收款”研讨会,目的是为台湾企业提供追讨货款的务实性指导意见。
  让张美惠郁闷的还有不计其数的各 种税费。张美惠告诉本报,除了房地产税、关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还有垃圾管理费、使用流动人口管理费、卫生清运费、土地管理费等诸多费用。做出口还 需要缴纳产地费和企业管理费。让她有些疑惑的是,有的费用看起来似乎是重复的,“比如当初买下厂房时就已经交了房产税,为什么现在还要每年上缴近3万元的 土地管理费?”
  相比东南亚仍有优势
   2008年对台商来说是“万箭穿心”的一年,东莞台商协会顾问袁明仁用了一个有点夸张的词,在这一年,经济危机对企业打击巨大,而雪上加霜的是,新《劳 动合同法》和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让企业倍感压力,一些优惠政策也逐渐开始被取消。许多企业已经嗅到了经商环境变化的味道。
  随着这两年经济形势严峻,选择关厂的人越来越多。袁明仁说,台湾的《商业周刊》曾刊出一则《50%台商要关厂》的封面报道,他并不觉得这一数据是夸张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台商选择把工厂迁至越南、柬埔寨等国家。
   袁明仁指出,东南亚地区有人力资源成本低的优势,像缅甸等国家每月工人工资甚至低至100美元,其人力成本仅为中国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此外,袁明仁分 析说,工作态度是差异的另一方面,“在印尼,人们想工作,而在中国大陆,人们开始变得不太想工作”。另外,大陆工人流动频繁也是一大问题,“很多企业每年 车间员工都要换一轮”。
 袁明仁肯定大陆在投资环境方面较东南亚地区的优势,他认为相对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大陆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政局更稳定,员工素质、语言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谈及对营商环境的期许,张美惠希望政府能够在治理官员腐败、促进工人素质提升上下工夫,努力创造更公平的环境,“可以让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到工人培训中来”。
  困难形势下,东莞也已经出台扶持企业升级转型的政策,对条件合格的企业予以最高30万元的辅助资金,另外,对企业申请专利、参加展会也予以一定额度的补助。袁明仁透露,这些政策对于那些“想走”的企业影响很大,“既然有这些政策,那就再试试看吧。”一些打算撤走的企业主表示。
 
中國台商
隨著1980年代大陸的開放,不少台灣商人開始至中國發展.其間共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西元1980~1989):
兩岸經貿往來主要是通過香港的轉口貿易,以及少量台商對大陸進行零星、分散的投資。至80年代中期,臺灣解除外匯管制和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為轉捩點,兩岸 經濟交流開始逐步增加。1988年,國務院公佈了《關於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規定》,許多台商開始在大陸沿海地區設置加工出口基地,並以“臺灣接單、大陸生 產、香港轉口、國際銷售”的方式進行。

第二時期(西元1990~1999):
1990年1月,臺灣有條件地正式開放台商間接對大陸投資。讓台資企業在形態上都出現變化,不僅產業形態不再限於加工出口業,而由勞力密集型擴展到資本密集型,而台商通過在上海等地設立投資據點,其商務活動更顯頻繁。

第三時期(西元2000年以後):
台商在大陸的投資活動不大幅增加,並且規模更持續擴大。尤其是在兩岸相繼加入世貿組織和開放直航後,台商在中國的互動進入新的快速增長期,投資動機也改為積極的推廣。

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

鈴木一郎:完成夢想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鈴木一郎轉隊紐約洋基隊實錄)

鈴木一朗(1973年10月22日-),日本愛知縣人,是目前效力於美國職棒大聯盟紐約洋基隊的外野手。保有大聯盟單季最多安打262支的紀錄,以及連續10球季200支以上安打的世界紀錄。

2001年鈴木一朗在大聯盟的首球季即入選明星賽,球季結束後更獲得美國聯盟最有價值球員、最佳新人、打擊王、安打王、盜壘王、金手套獎、銀棒獎等獎項。
Ichiro Suzuki at World Baseball Classic, March 2006

一朗加入大聯盟之前是效力於日本職棒太平洋聯盟的歐力士藍浪隊。他在日本職棒亦有聯盟史上最高打擊率、連續7年太平洋聯盟打擊王等紀錄。有「安打製造機」之稱。

他在日本職棒使用的登錄名爲「イチロー」,即「一朗」的片假名拼法;在美國則使用「Ichiro」,即「一朗」的羅馬拼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8Q7szHMKb0

鈴木一朗穿洋基球衣首安

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網路轉貼:美麗的台灣

台灣的同事跟我說,他覺得台灣現在亂糟糟,景氣不明。有的大老闆預言苦日子將來臨,且延續到2020。另一個大老闆則嗆言已經在過苦日子,這怎麼說呢?台灣的現狀很難改變,我2002年到上海,起初開始的三年想回台北,並且是越快越好,但是到了2006後就覺得上海,台北差不多,這兩年,回去台灣看到的還是罵馬英九,罵經濟不景氣,罵瘋牛肉,罵瘦肉精,四月回去罵都更,看不到有太多的進步,我越來越覺得台灣的民主很有問題,人人平等在邏輯上是對的,但是需建立在大家有共識可以容忍別人,反對黨是要為比較少數的人發出聲音,但是,不是只是反對,要反對太容易,要有解決方法是很困難的,一個小小的台灣大家是在同一條船上,執政黨與在野黨不該是敵人,大家應該同心協力,不 是只為了哪個黨,是為大家的幸福與下一代,台灣是個人人努力打拼的社會,曾經創造經濟奇蹟,但是奇蹟不能複製並且不會是永遠。

一個國家要有願景,可是願景不是小老百姓能懂得,蔣經國先生大舉外債大刀闊斧執行十大建設,當時老百姓說:連車都沒有要什麼高速公路!!!八零年代台灣的經濟起飛,正因為有這些老百姓不懂得基礎建設,讓台灣能把製造好的貨物運出去,而現在人民是老闆,動不動就是這是納稅人的錢,納稅人究竟繳了多少錢? 政府的錢只靠納稅人的錢怎麼夠,這已經成為台灣進步的障礙。


今年四月份回家在承德路上看見一個人帶個一群流浪狗到處攛馬路,我感嘆台灣人很有愛心,重視人權也重視動物的權利,可是這些狗是否也為鄰居帶來噪音與潛在的安全問題,沒有人可以管他,因為台灣人有權利做每個人想要做的事,他也是納稅人,就這樣少數人的權利被極大化,多數人要忍氣吞聲,這就是台灣過分重視民主的的下場。

去過台灣的中國同事說:台灣人真有人情味,對人很客氣但是開車沒什麼禮貌,對政府很嚴苛,短短幾句評語,但很精闢。

台灣人在島上只關心島內的事情,我覺得很悲哀,媒體報導雞毛蒜皮的事,一個小事件被無限的擴大,我在中國起初覺得,大陸人他們覺得他們還沒有跟上國際,要好好學習跟國際接軌,這是他們的口頭禪,但是台灣人好像不需要學習,只要悶起頭來打拼,這麼美麗的地方,這幾年看了心裡很痛,事實上台灣的不進步,我們這些在外面的人更受影響,2000年時到上海,同事還覺得真是屈就我了,現在說我從台灣人,他們已經不再抱有羨慕的眼光,估計再兩三年,可能他們要報以收留我的表情,國家形象很重要,無形但是存在,台灣的沒有大局觀,終究要吃苦的。


台灣日子過的太幸福,我吃驚的發現台灣人很多不到六十歲,不會用電腦,不會寫簡訊,沒有上進心啊!!! 你別看大陸民工看起來沒有讀多少書,可是他們有進取心,驚訝於他們會電腦,會百度 (中國的Google)、簡訊,甚至微博都用的很好,很多老人都是七十歲以上,可以天天用電腦,會 Google,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自己照顧自己,政府不會幫他們。台灣人只要有點不順心就質問政府沒有照顧,跑過很多國家,美國,歐洲,台灣真的是很便民,政府也很為人民想,但是政府不是萬能的,台灣人像是被寵壞的小孩,油價漲通貨膨脹,這不只是台灣問題,這是世界性的問題,多看看世界,獨立思考,不要只關心島內的事。

我退休之後還是要回到美麗的寶島,所以我希望能對台灣有所貢獻,我只能從我在外面的世界觀察台灣,說服一些人,說說我的觀察,希望有幫助,如果你覺得有道理歡迎轉發。

台灣的孩子

張忠謀超越一甲子的心路 從學習經營到自我超越

在景氣壞的時候,正該是思考「企業存在的理由」時刻。台灣半導體教父、台積電(2330-TW)(TSM-US)創辦人、董事長張忠謀本周迎來他的81歲生日。在其生日前夕,有幸聆聽他談論個人的努力學習與自我突破過程。

他侃侃而談在半導體產業這一路走來的經營心路歷程與學習、創業故事。他說,從30多歲開始在美國公司作總經理(General manager),是讓他整個視野「廣了很多」,從半導體技術變成半導體事業,因為,不論是策略或是財務方面的知識都要同步增加。

那時,他有他的計畫。

首先,他面臨到一個從「技術」轉型成「事業」的思考自我突破。

他這麼回憶到,當初市場銷售領域「還不太懂」,但各個部門的開會報告與問題需求他又必需要時時回應與了解。

這該怎麼辦?

每次開會都有好幾份報告,也有人好心的要把好幾百頁的報告資料印給他,他常常都拒絕,反而是開會時,他就要求自己努力的「在當下」把有助於他工作上的「關鍵」資料立刻馬上吸收。

求知若渴是好的,但他也相信福爾摩斯說的:不要吸收所有的資料,因為這些資料會變成垃圾在你的腦中。

當你需要真正的資料線索的時候,他們會干擾你。

張忠謀深刻體悟到這一點,而且他另一個重要的法則是:親自拜訪客戶。(接下頁)

他說,拜訪客戶這件事他幾乎「從不拒絕」。

他過去非常喜歡拜訪客戶,這一點到現在台積電也是這樣,也沒改變。

他語氣淡定的說道,「我們的大客戶與他們的家庭我都了解」。

而這都拜他廣泛的大量閱讀習慣所賜,尤其美國政治相關的書籍在經營方面給他很大的啟發。

他說,他常拜訪客戶,有大的、也有小的客戶,但拜訪這些客戶總不會「一天到晚只談價錢、交貨的東西」吧。

他廣涉他們知道的事情,也與他們談論這些事情,了解他們,這不但充實他的知識與生活,也讓他和客戶有「共同話題」聊。

那麼,抓住重點、親自聆聽客戶心聲以外,就足以成就立足不敗了嗎?

這還遠遠不夠。(接下頁)

他說,他現在每天在半導體的事業中有關經濟、市場策略部分「非常努力」,仍然不停頓的學習,這不只是一個有規劃、學習的事情而已。

還要有第三個法則,那就是建立完整的、互通的學習金字體系統。

他認為建立學習系統是要靈活應變的。

他說,他的學習系統一直在變,從美國回到台灣以後,他逐漸體認到台灣當時(1985年)的特殊生態環境,也是他新的學習系統的「一部分」。

他說,回到台灣「頭幾年真的吃了很多虧」,20幾年到現在,他還是在「學習」。

愛迪生說得很對,成功要這一分的天才,跟九十九分的努力,這個努力、「流汗」就是「學習」。學習就是創新的基礎。

有人問他,創新創造重要性是甚麼?

他以一句話形容,在知識經濟裡,值錢的不是知識,創新者才是。(Creative is the only thing that will make money for you.)

知識經濟這個名詞,已經出現20多年了,但到現在,時代早已改變。(接下頁)

當時這個名詞出現時,知識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很高興地認為知識的時代就是他們的時代。

但是我們都看到了,這幾年下來,美國教師階級的薪水並未明顯的增加,那麼是誰把這些錢拿走了?

是轉知識為獲利的「創新者」在「獲利」,獲利這兩個字有人跟他說太「赤裸裸」了,所以他用「轉知識為經濟」來形容。

他認為,值錢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這些人。知識只是一切的基礎。

在1940-50年代,大眾也常看到「知識份子」這個字。

他反問,現在若問知識分子是誰?大學生會這麼自稱。

但這個字眼在40年代時中學生則當之無愧。也就是說,那時知識份子很少,所以值錢,現在知識分子多了,在義務教育的發展下,超過四分之三的人都可以進入大學教育中,看起來,知識分子不值錢了,但是,「創新還是值錢的」。

他說了一個故事。(接下頁)

曾經,他常去松德路的髮廊洗頭,一名髮廊的師傅跟他說不開心替人打工要自己創業,且請他以後都去他的店那邊消費。

當下,張忠謀問他,「你有甚麼新的點子沒有?」

對方回答,「我的服務會比這裡更好,而且我的價格會更便宜」。

於是他懂了,服務更好這點believe it or not,這個師傅是要走主打相對低價、高服務的路。

當初,對這種創業模式他並沒有甚麼特殊想法。直到他後來看到中芯的「模式」,又想到當年這個故事。

雖然他沒機會問問中芯的執行長,但觀察對方對外的發言卻「好像沒有甚麼新的點子」。

張忠謀這麼說,「他的點子跟我那時候去洗頭的時候,那個人跟我說的感覺一樣,那麼,既然也沒甚麼特殊的道理,可能,成功的機會可能也不大了」。

這個事件,甚至讓他想到當初回台後李國鼎先生「逼他創業」時的一個小插曲。

他說,當時,國發基金投資審查那天,央行總裁與經建會部長也都在座。

他們問他的問題,跟他問髮廊師傅的問題一模一樣。

他們問,「你的生意有甚麼新點子?」

他捫心自問,他的生意有甚麼跟別人不同,有甚麼比別人強。

他知道,台灣那個時候剛剛開始,技術落後先進製程2.5代,也沒有現在這樣的IC設計規模,那時,更不是他在美國時思考的General management或者sales marketing策略,都不是。

然後,他想了想,這麼回答,在做到生產線的良率時,同時加上一點,「不跟客戶競爭,而是要建立客戶信賴」。

但他並未提到價格方面的事情。

他這番話才剛說完,這時,現場一名官員就冷笑一聲說,「台灣的公司要透過商譽取勝,這我還是第一次聽見」!

而那時候,擔任交通部長的連戰先生也特地在審查會後出來要跟他了解這件事情(客戶信賴)。(接下頁)

他現在還是認為,客戶信賴是很不容易「模仿」的,尤其是很多人後來看到台積電「做得不錯」,就想「有甚麼稀奇」然後就也要跳下來做。

其實,以晶圓代工(foundry)的商業模式來說,當初再創立台積電的時候,他並沒有刻意標榜自己是創新,直到有人這麼討論台積電。

1998年,一聽到他過去在德州儀器(TI)(TXN-US)的同事、好友Jack Kilby等人在公開的場合說「台積電是創新」,那時,他高興的「連眼淚都流出來了」,因為那時候的氣氛,很少人會把這種商業模式當成一種主要創新。

那麼這個創新有甚麼作為基礎?

他認為,創新不只需要一個知識學習系統。

他說,除了紀律學習,每一個學習系統都是一個層層金字塔,而需要「數個有系統的金字塔」連接起來。

第一個金字塔—學習:最下面底層的是資料(data),有了網路、有了google搜尋後,就變成最不值錢的東西。這些,大家想要多少都可以得到,要多少就有多少,但,要記住這是網路唯一可以幫助你的。

第二層資訊(information),從data到這裡,是知識工作者可以做的工作,把沒有條理的東西整理出來成為有系統的資訊。再上一層知識(Knowledge) 這一層需要把資訊徹底的內化吸收以後才能達到。有一招(trick)就是,你必須徹底的懂,一旦懂了,也就不需要甚麼特殊的記憶了。

這些道理,就跟當初他在美國公司裡面每天不斷的接收各方面的資訊,但簡報過程中幾乎不需要簡報檔案了,因為,拿這麼多檔案不能吸收有甚麼用呢?

他強調,自己非常注意現場聆聽,且只聽他認為重要的東西立刻去徹底了解。同時,他說,他「旁敲側擊」、「問很多問題」,把他想知道的重點「問清楚」進而內部化成他自己的知識。(接下頁)

再高一層洞察(insight),這個需要思考,不斷思考。這個系統以他個人而言就是半導體技術。

第二個金字塔─半導體領域,他說,這與學習的金字塔一樣,也是從資料一層一層上來,但包含知道競爭者的強處是甚麼地方,電子產品的市場趨勢等。而這第三個金字塔則是台灣的與其他區域的特殊生態環境。

而這三個金字塔蓋好以後,還需要一個Innovation銜接。

他說,他70-80%認同innovation就是聯想。聯想是一個公司的名字,這是一個好字,但其中也含有「創」,他的聯想正是把這些金字塔連接起來,這些金字塔相連並形成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

而當所有基礎工程都建立好以後,就開啟了一個半導體事業。但這些仍不足以涵蓋他持續前進的路徑。

他這麼說,他知道在這個行業中必須做到「領袖」才可以生存。這一點在台積電創立之初非常重要,但當時沒人體悟到這一點。

現在,也有別的公司也在經營,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是領袖、也仍在經營是因為他們不如他清楚知道這一點。

他強調,「只有領袖才可以生存」,這一點是最重要的。(接下頁)

他說,李國鼎先生當初「逼著我要開一家公司」,創業當初「說」甚麼都不能證明自己的長處,因為實驗室的技術一切都還未透過商業化與量產來證明,當時也並不是生產線上的技術領先,也只知道自己的長處在生產線上的良率還不錯。

當時,那「一聲冷笑」讓他印象深刻。

不過他也感慨,好險當初沒人認為「客戶信賴」這是good idea,當時也沒人想作Pure Foundry,也沒人注意到台積電,才讓台積電透過這「百分之一的靈感與99%的努力」,還有Innovation堅持走到現在。

說穿了,這些「基本功」看起來都不複雜,但要真正做到需要下一番功夫。

面對競爭對手的虎視眈眈,他淡定的說,要怎麼作領袖要怎麼生存,台積電堅持的走到現在,未來也會這樣堅定而努力的走下去,同時,持續自我超越,持續思考該如何更大幅超越對手、超越摩爾定律(More-than-Moore)。

2012年8月5日 星期日

一個鋼鐵業第二代的獨白:皇親國戚、大咖立委 都是鋼鐵業的衣食父母

在台灣,鋼鐵這行業多數要看中鋼臉色吃飯。做鋼板、鋼捲的,投資金額很大,有能力投資千億以上的,也只有中鋼,何況高爐需要政府特許,當初也只有國營事業、公務員可以做,所以中鋼成為國內鋼鐵業者唯一原料來源,而且「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配額轉手即暴利
僧多粥少 各憑本事要額度

因為要配合政府的「外匯政策」,中鋼每年都要編列預算上繳中央,於是把部分產量外銷,換取外匯,雖然外銷價格並不比內銷好,但政策就是要外匯。在金融風暴前,甚至有一半產量外銷,造成國內不足額供應,中下游業者大缺料,拿到配額轉手出售就是暴利。因為僧多粥少,有急需的人,若不甘心追價買高,就只好各憑本事去要「額度」了。

至於廢爐渣那一塊,就完全是資源回收業者之間的角力,是地方角頭和惡勢力的利益競逐,分到「配額」等同獲利。此外,廢爐渣裡還可還原出鐵、鋅、銅……等,回收再利用的價值很高,景氣好時,這些「副原料」也是大家眼中的「肥肉」。

有分配到「額度」的,不一定夠用,如果你標到政府重大公共工程,需要很多料,否則工程不能如期完工,會違約受罰,損失慘重,料不夠的部分,你就要拜託「大咖立委」或「皇親國戚」去幫忙喬額度了。有些地方角頭勢力,若急需用錢,也會想搶更多廢爐渣配額,只好動用關係去喬額度。

你問我怎樣才算「大咖立委」?其實所有的立委來關說,中鋼都不敢不回應,只有多與寡的問題,因為成立國會聯絡組,就是要加強服務立委,幫立委傳話。只是資深立委和菜鳥立委的待遇不一樣;委員會的召委,又比一般立委權力大一些,尤其是經濟、財政委員會召委更大;與中鋼有「地緣關係」的高雄市立委,也比其他縣市選出來的更重要些;另外,就是「與總統府、行政院親近」的立委,以及要選高雄縣市長的立委。

不同Level給不同好處
分工有默契 做事知分寸

還有,因為中鋼是高雄捷運大股東,高捷的營運、財務受高雄市議會監督,因此市議員若受請託而向中鋼關切額度,中鋼也會視情況採取行動。

至於什麼是「皇親國戚」?中鋼董事長人事是中央安排,因此,中鋼董事長是不折不扣的「國王人馬」,有什麼請託,董事長說了算。

此外,執政黨高層身邊親近的人,也是「說得上話」的人。以民進黨執政時代為例,林文淵曾擔任中鋼董事長,和扁家走得近,和林文淵關係不錯的「漢來幫」政商要人,也水漲船高變得重要;總統的親家「趙校長」趙玉柱也常被請託,他們都可算是「皇親國戚」。

一般而言,找「大咖立委」或「皇親國戚」去喬配額,很少直接給錢,怕會有「對價」關係,會違法觸法,大多是在選舉時給政治獻金,出錢出力為候選人抬轎;而且喬配額這種事,也不太需要動用副總統、院長、市長層級的人,中鋼對不同Level的人會給不同的好處,這種小事、小請託,不需要大人物費心。這樣的遊戲規則,以及這種「分工」默契和做事「分寸」,業界人士都心照不宣。

黨國企業怪獸
侍候立委 補助立委

依我看,這次地勇陳啟祥和林益世之間的事會鬧這麼大,「一定是地勇快活不下去了,才會玉石俱焚,拉著林益世一起死。」過去幾年,景氣不好,還原鐵的價值不高,生意已經很難做了,而林益世又要這麼多「通關費」,地勇一定賠錢。地勇也一定是被逼急了,才會狗急跳牆。

中鋼是黨國企業怪獸,你說它是「國營事業」,它說不是,因為單一政府部門持股沒有過半。但好笑的是,董事長等高層人事是由中央任命,而且外匯要上繳國庫,預算要送立法院審查。

若說它是一般的「民營公司」,它也不像,不僅設了「國會聯絡組」侍候立委,還每年編列數千萬元「敦親睦鄰」預算,讓立委成立的基金會申請,補助立委服務處在地方辦活動。

更醜陋的是,為了維持與地方各勢力的和諧關係,中鋼成立上百家子公司、孫公司,認養官二代、派系代表、過氣官員和失意政客,是見不得光的黑暗面。像中鋼子公司中聯,說穿了就是中鋼與地方勢力和平共處的「小紅包」,長期以來,就有一堆糾纏不清、錯綜複雜的關係,會出事,是遲早的事。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323期】

政客5大撈錢術 他們正在宰殺國營事業


文章提供/新新聞
林益世案還有兩個國民黨高層介入 陳啟祥燒到吳敦義?陳啟祥一把火燒垮了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賄款水裡來火裡去的劇情高潮迭起,國民黨誠信潰堤,馬總統忙著震驚、心痛,廉政會只顧開無效會議滅火,特偵組想查案外案卻連往哪找證據都無頭緒……終於有高人看不下去,讓名嘴在電視上縱火,這把火燒向比林益世更大咖的國民黨高層人士,頭一個著火的就是副總統吳敦義!究竟陳啟祥還願意爆出多少料?這齣五鬼搬運的貪汙大戲到底還有多少主角沒現身?台灣人民從震怒到忿忿不平到戲謔揶揄014,馬總統和陳冲內閣不斷下墜的滿意度何時才能停損?


地勇陳啟祥一把火燒垮了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如今這把火已燒向副總統吳敦義!林益世案所衍生的國民黨黨政高層人士介入中鋼爐渣政商醜聞,傳聞中被指涉的對象有兩個,一個是引介陳啟祥去找林益世的黨政高層;另一個則是幫其他業者圍事中鋼多年的黨政高層,而不管是哪個高層,在馬政府內的分量都遠高於林益世。

不過,資深政治新聞評論員胡忠信九日在年代電視《新聞追追追》節目爆料,地勇負責人陳啟祥是由「某國民黨政高層X先生」介紹下,才會找上林益世。外界認為,胡忠信指的就是副總統吳敦義。

有高人看不過去 歡迎政客對號入座
本刊聯繫胡忠信,他不透露自己看過何種資料或「文件」。僅表示,「林益世案不是藍綠問題,這背後有高人看不過去,信得過我,我只是預警機、前導車,先把關鍵點出來。」

胡忠信當時在節目中爆料,有「文件」顯示,某黨政高層涉及林益世案,當初陳啟祥一開始曾先求告某位黨政高層「X先生」,該黨政高層對陳啟祥說,「益世是我在南部的大樁腳,你們找他就好,他會解決!」

「立委或市議員夠力嗎?行政官僚和黨政高層才夠力,中鋼、中聯和高雄市環保局才會買帳,」胡忠信強調並提醒,林益世案不是非典型的高階文官貪汙案。同時他還說行政院正秘密調查兩年前簽發的公文,就是不願直接點名指涉的黨政高層為何人,強調自己所言「有所本」,歡迎政客對號入座。

據暸解,陳啟祥在民進黨執政時代,為爭取中鋼脫硫渣鐵和中聯爐渣原料,曾前後請託南部兩位民進黨立委,這兩位立委後來卸任或落選,而其中一位的人馬現在擔任高雄市議員,並在高雄市議會扮演要色。

據瞭解,國民黨○八年執政後,陳啟祥第一時間找到無黨籍立委,談到最後是不歡而散,這樁開價二千萬的交易沒成;隨後又找上南部國民黨立委,但該立委對中鋼公司並不孰悉,沒能耐吃下這個案子。幾經周旋,才經人引介,找上林益世。

下一顆「未爆彈」 也是秘書長層級人士
在這競逐行業中,不僅地勇找上A咖立委林益世,其他公司背後也有立委撐腰。據透露,林益世出事後,也有秘書長層級的人忐忑不安,私下請託人打聽特偵組有關案情,他緊張的不是林益世案情會否牽涉到他,抑或關心馬團隊受創是否會擴大,而是他曾替另一家公司出面向中鋼要原料,這名秘書長層級人士擔心自己成為下一顆「未爆彈」。

有關副總統吳敦義捲入林益世事件,近來國民黨內盛傳吳敦義夫婦與陳啟祥都認識,林益世會扯上這個案子與副總統夫人蔡令怡有關。據透露,二年多前,蔡令怡在一個場合上踫到陳啟祥「岳父」(應為陳女友程彩梅父親),陳的岳父告訴蔡,陳啟祥公司經營有困難,蔡就要陳的岳父去找林益世幫忙。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也說,他曾聽過蔡令怡與陳啟祥女友程彩梅是姊妹淘,但無法查證這項說法是否屬實。

吳敦義一直保維持沉默,直到胡忠信點出黨政高層「X先生」,外界懷疑是吳敦義,他才不得不面對。副總統吳敦義幕僚十日上午轉述吳敦義說法時表示,「吳敦義根本不知道胡忠信講的是誰,無法替虛構的X先生回應,對完全沒有接觸、不瞭解的事,他不做評論,也無法評論。」吳敦義不認識,也沒接觸過陳啟祥。

林益世和副總統不同褂 無法替虛構的X先生回應
吳敦義幕僚甚至以「而且你應該知道,林益世和副總統不同掛。」撇清胡忠信所講「益世是我在南部的大樁腳,你們找他就好,他會解決!」

不過,對蔡令怡居間為陳啟祥和林益世牽線一事,吳敦義十日下午都在查過去會客及行程記錄,也親自問過太太蔡令怡,晚間,吳敦義幕僚再次轉述吳敦義最新說法,蔡令怡有位住在南部的妹妹,人稱「阿嬌姐」,程彩梅曾經試圖找這位阿嬌姐幫忙,但遭阿嬌姐拒絕。吳敦義夫婦不認識陳啟祥,且吳從政三十幾年,從不讓太太介入政務。

但民進黨立院黨團仍藉機質疑,中鋼退休人員過去一向不得遴派要職,但中鋼董事長鄒若齊人事案,卻以專案簽准回鍋,巧合的是,地勇負責人陳啟祥在二○一○年六月五日分四筆美元共一九三萬元送給林益世,鄒若齊剛好同年六月二十三日接任中鋼董座,「究竟批准人事案是不是當時的行政院長吳敦義?吳敦義跟鄒若齊有什麼關係?」

吳敦義辦公室表示,包括中鋼等國營、公股董事長人事案過去都是由經濟部先推薦人選,經濟部定案後才送行政院,行政院原則上負責公告,非外傳由行政院決定人選,且中鋼董事長鄒若齊資歷完整,目前中鋼經營也都步上軌道,民進黨如果有質疑,「應該去問經濟部」。

許多時間巧合令人費解 陳啟祥還願意爆更多料嗎?
兩年前,陳啟祥為何會透過前湖內鄉秘書郭人才找上林益世幫忙?副總統吳敦義或其身邊親近人士居間促成?陳啟祥委任律師黃帝穎說,律師團和陳啟祥本人都不便表示意見。

黃帝穎表示,陳啟祥目前被特偵組同意轉為汙點證人,「特偵組希望陳啟祥不要,也不能透露案情的內容,包括律師群也是如此。」

至於特偵組曾否就胡忠信爆料有國民黨黨政高層涉入而與陳啟祥聯繫?律師黃帝穎律師說:「這部分我不便多說,歹謝啦!」

地勇案發展至今,有許多時間上的巧合,令人費解!以地勇公司被高雄市環保局開罰的過程,其間巧合甚多,而林益世會被陳啟祥反撲,也和此一過程有關。

去年八、九月,時任行政院長的吳敦義赴高雄大發工業區視察,當時現場有民眾陳情地勇公司造成環保汙染。十月間,行政院環保署發文給高雄市環保局,要求處理地勇公司汙染問題,緊接著,今年二月高雄地檢署檢察官也介入調查,高雄市環保局就在這段期間對地勇公司連續開罰近百萬元。

陳啟祥於二月二十五日、三月十日對林益世進行蒐證錄音,同時高雄市環保局先在四月發文中鋼對地勇斷料,但在六月又發文廢止前一紙斷料公文。種種跡象顯示,地勇案絕不如陳啟祥爆料林益世這樣簡單,陳啟祥仍是釐清真相的最關鍵汙點證人,問題在於陳啟祥還會願意爆出更多料,讓案情有更多驚人的發展嗎?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323期】

揭開國營事業四大弊病/中鋼子公司高價購併賠錢貨、台電向民營電廠超額購電


【文/張靜文、葉揚甲、鄭淳予】林益世事件讓「國營事業浪費、沒有效率以及人謀不臧的貪汙舞弊」舊記憶又重新被喚起,不管藍綠哪一黨執政,國營企業的問題一直未改善,聲望低落的馬總統,如果真想追求「歷史定位」,改革國營事業將是他「扳回一城」的最後機會。
行政院前祕書長林益世遭爆料,向中鋼下游商地勇公司索賄未遂,地勇因而遭斷料,林益世涉貪風暴,越演越烈,中鋼角色飽受質疑,社會也發出改革國營事業的聲音。


「國營事業一直擔負有重要的政治任務,需要積極配合執政黨的政策與施政,這一點不管藍營或是綠營,哪一黨執政時都一樣!」一位曾經在國營事業位居高職,現已轉為民間企業「董」字輩的經營者,一語道破「國營事業」在現行政治體制下所扮演的微妙、尷尬且怪異的角色。
最明顯的就是這次大選後,馬政府宣佈油電雙漲,有官員私下就說「為了要贏得大選,選前油電凍漲十六個月,難道不就是今天油電必須雙漲的最主要原因嗎?」顯然政策或是政治人物過度干預國營事業的經營,是國營事業經營績效不彰的重要因素。

弊病一 政策干預影響經營績效
近日引起軒然大波的中鋼,過去幾年鋼鐵景氣大好時,很多下游廠商爭著搶貨,所以買賣中鋼鋼品額度,一來一往之間,往往每噸利潤高達三千元以上。立委羅淑蕾說,很多業者為了拿到額度,紛紛透過民代「施壓」、「關說」,這樣的傳聞在業界早已是公開的祕密。

但中鋼其實已經民營化,目前官股持股已經降至二一%,為何還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為在十一席董事中,中鋼的最大股東經濟部佔三席,其餘八席則由中鋼轉投資公司指派代表

換言之,官股握有更換中鋼董事長、高階主管的權力,因此對於來自黨政高層的「指示」,中鋼內部必須照辦。以這次林益世事件來看,連一個「爐渣」的分配都可以衍生這樣龐大的利益,更別說中鋼或是旗下一○三家子公司要投資、購併什麼公司,可能都需要上級「點頭」才算數。

其中二○○九年中鋼旗下中鴻有一筆與安鋒集團旗下振安鋼鐵的購併交易,就讓一般投資人「看不太懂中鋼到底看上振安鋼鐵哪一點,願意用這樣的高價購併它?」

振安鋼鐵是曾叱吒港都的安鋒集團朱安雄及吳德美創辦的公司,朱氏夫婦二人靠著白手起家,一度集政商勢力於一身,權傾一時。直到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安鋒集團經營急轉直下,負債高達三五六億元;加上集團資金往來複雜,財務體質早已羸弱不堪,朱氏夫婦更因涉嫌掏空而被求處刑期。

到了○三年高雄市議長賄選案三審定讞有罪,朱安雄逃亡海外,○九年初,振安鋼鐵歇業,隨後面臨法拍,被中鋼旗下中鴻子公司鴻立取得,朱氏夫婦攜手創建的政商王國終至瓦解。

依當時振安的主要營業項目及財務狀況而言,並不特別吸引買家注意,而中鴻卻願以四十五.九億元取得振安法拍資產;若加上○七年中鴻接手振安債權付出的二十二.二億元,共六十八億元,總金額佔中鴻○九年實收資本額四○%

由於中鴻付出的金額很龐大,加上振安賣相其實不美,讓外界對此購併案多所聯想,甚至業界人士也質疑背後恐有「大老闆」指使。

不過,據中鴻內部人員表示,追求綜效以及上下游整合,是購併振安的最主要理由。事實上,當時外界對這樁合併案所能創造的效益頗為看好,但事後回首,鴻立(振安後來併入鴻立)獲利卻遠不如預期。

一位專業人士認為,國內平板鋼除非是一貫化廠,不然競爭力都不強,主要原因就在於單軋廠技術層級不高,獲利受制景氣影響

從中鴻○五年至○八年EPS(每股稅後純益)大起大落的情形即不難理解,當年中鋼集團購併前,相信不至於未評估,一位中鋼卸任董座就說,在他擔任董事長任內,一直面臨有民代要求中鋼必須購併振安的壓力,顯然當年購併案背後的原因並不單純。

弊病二 轉投資事業衍生圖利爭議
半民營的中鋼問題不少,一年總預算共一兆六千多億元(相當於國家的總預算)的台電、中油,背後利益更為龐大。其中台電與眾多民營電廠之間的購電利益糾葛,則是國營事業衍生出的另一種面貌。

立委林佳龍就說,目前台電對外購電存在三種相當不合理的現象,包括向本身轉投資的民營電廠溢價購電、向民營電廠超量購電,甚至汽電共生廠向台電「買低賣高」等,他呼籲各界應注意「台電與民營電廠間不能說的祕密」。

怎麼說「買低賣高」?林佳龍表示,汽電共生都是民間一般生產事業(石化、造紙)附帶產生,是用蒸汽回收來發電,再進一步回收發電自用,而用不完的電就轉賣給台電;但是汽電共生業者利用「尖峰、離峰」時段「電價不同」,將電「買低賣高」給台電賺取暴利。

汽電共生業者把一天分成三班制,用電尖峰時刻,台電的電價高,就降低營運量,然後再把自己所產生的電,大約九成都賣回給台電,賺取高額獲利。

晚上離峰時刻,向台電購電便宜,公司再採取加班制大量趕工,向台電買便宜的電來從事公司營運,從中賺取利益,林佳龍認為此舉有聯合掏空台電的嫌疑。且台汽電、台化新港廠、大園汽電、華亞汽電、長春石化、榮成紙業等六家汽電共生業者於尖峰時間的發電量,幾乎超過九成都賣回給台電,情況相當不尋常。

另外,就是台電虧了一屁股,旗下轉投資民營電廠,包括子公司台汽電以及台汽電轉投資國光、星能、森霸、星元等四家台電孫公司,卻因為賣電給台電而口袋滿滿,因此引起民營電廠的投資報酬率到底是多少才合理的爭議。

林佳龍表示,電廠投資大多屬專案性貸款,所以隨著營運時間拉長,貸款的比重也會降低;加上這幾年銀行利率持續走低,照理說,電廠的投資報酬率也應該要順勢調整才合理。

現在市場的基本放款利率,已從這些民營電廠一九九五年建廠時的七.六%,降到二○一一年的一.五二%左右,利率已降這麼多,合理報酬也應該調整。根據監察院調查報告顯示,因民營電廠投資報酬率未跟著利率調整,台電近五年就多了五十九億元的購電成本。

弊病三 過度投資造成無端浪費
過去台電從未積極解決這個問題,但今年油電雙漲引發民怨,台電因此從今年四月開始與這四家民營電廠溝通,要求民營電廠降價,不過溝通十次仍無進展,甚至最近搬出能源局,都沒辦法要求這四家民營電廠,將超額獲利回饋給民眾。

其實這四家民營電廠都是台電旗下台汽電持股超過三○%以上的孫公司,但現在這四家民營電廠堅持不降。台電連「孫子」都叫不動,對於後續要與其他五家各有財團企業在背後撐腰的民營電廠協商,立委私下普遍認為不樂觀。

全世界國家的電力備用容量率皆比照美國能源局的一五%,兩年前台電經專家研究評估後,認為台電的備載率也可減至一二%至一六%;但是台電近幾年因為向其轉投資的民營電廠購電,導致備用容量率實績值大幅提高,○九、一○、一一這三年分別為二八%、二三.四%及二○.六%,遠遠高於一二%至一六%,也高於歐美其他國家。

對於「備用電力過高」問題,國營會執行長劉明忠今年四月曾說,「備用電量就像高速公路的年節塞車,不能因為到了離峰時段,使用者變少,就斷定其為浪費」。如果按照劉明忠的說法,那現在平均超過二○%的備用容量率,是不是就是以夏季最尖峰的用電時段來計算整體的用電量,才會出現「電力過剩」的問題?

對此林佳龍表示,備用容量率太高,就是代表台電本身的發電以及民營電廠的發電,加起來已經超過台灣實際的用電需求。

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主要是因過去台電預估的用電需求,其實是以當時的經濟成長所需電力預估,如果經濟成長率的預估一直拉高,預估的用電量就會提高,這時候就會有擴建電廠的需求,就會有超高的備載容量。

這就像是我們如果預估未來台灣人口會持續成長,所以必須多建幾條高速公路,但是實際上未來台灣人口走向老年化,人口只會慢慢減少並不會突然大增。因此如果現在因為一個過年塞車,就決定大興土木多蓋幾條高速公路,最後就會與多蓋電廠一樣造成浪費。

由於增加一%電力的備用容量,幾乎等於一百億元的電廠投資,所以最近幾年,台電的備用容量遠遠高於一六%,立委們質疑這當中造成無謂的浪費,甚至不乏有利益輸送問題隱藏其中。

弊病四 人事包袱及董監不當兼任
最後再看到國營事業的人事包袱問題。國營事業治理績效不彰,但其員工卻享有公務人員保障的薪水和福利,「國營事業肥貓」成為油電價格調漲聲浪中,最被質疑的一環。

台電、中油主管都曾在立法院公開表示,中油、台電員工平均薪水(不含獎金)月薪是七萬元,除了與現在一般大學畢業生的二十二K有天壤之別外,也凸顯中油、台電經營績效不彰、但薪水卻是水噹噹的「國營事業金飯碗」的不合理現象。

其實「平均薪資高」問題還小,躲在台電背後,民營電廠高層主管的位子,才是國營企業「大肥貓」真正隱身的場所,因為這些民營電廠高層,大多是由台電高層主管退休後轉任,繼續領取高薪。

監委葉耀鵬就說,「台電主要主管離退後轉任民營電廠的行為,表面上似乎沒有違反旋轉門條款;但是,當台電吃虧時,官員不積極為台電爭取,等到退職後,卻跑到民營電廠公司擔任董事長、總經理,這雖然不能說是《刑法》上的期約,但這種現象讓人有很大的想像空間。」有移送司法機關調查的必要。

中鴻轉投資績效不彰——鴻立鋼鐵近年營運情況 單位:億元
年度 帳面價值 當年度認列投資損益
2009 30.5 0.46
2010 27.5 -2.97
2011 28.3 -0.89
資料來源:中鴻合併財務報表


誰讓鄒若齊回鍋?
中鋼董事長掌握旗下眾多轉投資公司人事權,藍、綠執政都想用「自己人」穩住影響力,面對大家都想咬一口的肥肉,中鋼「董事長」扮演關鍵的角色。

十年前,現任中鋼董事長鄒若齊因綠營執政,而從副總職位辦理退休,一度到華新麗華集團旗下子公司華新卡本特擔任總經理一職。藍營拿回政權後,他打破中鋼「退休後不得回任」慣例,回鍋接任總經理,引爆中鋼工會及內部強烈反彈。

根據《經濟部暨所屬機關(構)人員兼任公民營事業及財團法人董監事職務之遴派、管理及考核作業要點》規定,已辦理退休人員不得遴派公民營事業董監事職務,但年齡未滿65歲,基於業務特殊需要,經專案簽報核准者,不在此限。

對此民進黨立委李俊俋就說,鄒若齊2002年從中鋼退休後又回鍋,當時行政院確實就是以專案方式處理此樁人事案。

鄒在10年1月22日回鍋擔任中鋼總經理,同年6月就升任董事長,同時把原本中鋼一名府會聯絡人,擴編成國會聯絡組「向上溝通」。8月份的第一次董事會,中鋼就通過以10億元,買鄒的老東家華新麗華在中國常州且仍陷於虧損的鋼廠,當時鄒不避嫌的作法引起鋼鐵界一陣譁然,甚至最近爆發林益世事件當中牽涉到的地勇爐渣標案,都發生在鄒擔任董事長任內。

李俊俋說,在林益世的錄音帶中,可以聽到他們想換掉當時的中鋼董事長張家祝,由於鄒若齊領有中鋼退休金,他要回鍋中鋼高層的人事案必須由行政院簽核,當時的經濟部長施顏祥、行政院祕書長林中森,甚至行政院長吳敦義,是否就是經手鄒若齊人事案的關鍵人?似乎有進一步釐清的必要。(張靜文)

台電年年大虧,民營電廠獲利卻一年比一年高

——近六年台電與轉投資民營電廠盈餘狀況 單位:億元
公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台電 -2.00 -231.32 -752.20 -134.26 -268.29 -479.36
台汽電 5.54 3.83 8.74 9.90 9.24 10.38
森霸 6.16 6.07 17.18 17.13 15.16 17.86
星能 3.06 2.09 8.26 7.88 8.20 8.57
資料來源:立委羅淑蕾辦公室提供

民營電廠專收台電退休高層人士?

——台電高階人員轉任轉投資民營電廠概況
姓名 原任台電職稱 民營電廠職稱 起訖時間
林文淵 董事長 台汽電董事長 91.07.01-97.06.30
林清吉 董事長 台汽電董事 94.07.01-97.06.30
李原宣 副總經理 台汽電董事長 97.07.01-99.12.19
蔡文魁 副總經理 台汽電董事長 99.12.20-迄今
賴世章 副總經理 星能電力董事長 90.09.01-93.12.31
李甘常 副總經理 星能電力副總經理 94.01.01-97.03.31
林文淵 董事長 星能電力董事長 94.07.01-97.10.16
林清吉 董事長 星能電力董事長 97.12.20-100.06.30
徐懷瓊 副總經理 星能電力董事長 101.03.16-迄今
林清吉 董事長 星元電力董事長 96.02.13-97.12.19
施弘基 副總經理 星元電力董事長 99.06.24-迄今
李錦田 副總經理 大園汽電董事長 99.08.01-迄今
吳宗曉 專業總工程師 國光電力總經理 100.09.09-迄今
註1:高階人員為經理級以上

註2:統計期間為91年1月至101年5月

資料來源:立委林佳龍辦公室提供


民營化成功案例:台船的再生計畫
相對於台電、中油虧損纍纍,前身為中國造船的台船,在2000年時資本額是110億元,負債卻超過270億元,全年虧損達65億元,一度是國庫沉重的包袱。

當時剛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堅持執行再生計畫,裁員減薪並行,並引發工會強烈反彈抗爭,後來工會眼看公司快倒了,才不得不屈服。最後在政府設法支應員工年資結算金後,在2001年底幾乎裁掉一半,約1100多位員工,全面減薪35%,是國營事業史上縮編規模最大的一次。

當時中船的再生計畫曾經引發朝野、勞資多方爭執,其間曾改名為台船,又經過幾次波折,終於在08年12月以台船為名,正式在集中市場掛牌交易,順利踏出民營化的一大步。

從台船順利轉虧為盈、最後成功上市的例子證明,若非當年經歷過「痛徹心扉」的大裁員、大瘦身,台船可能撐不到2003年之後那一波全球造船、航運業的大多頭,也嘗不到之後掛牌上市的甜美果實。 (張靜文)

中油、台電績效不佳,獎金卻不少!

——2008至2011年度經營績效獎金列支情形 單位:億元
中油
項目/年度 2008 2009 2010 2011
預算數 53.0 52.1 51.3 52.0
決算數 33.1 46.6 47.1 48.2
月數(月) 3.29 4.60 4.60 4.60
台電
預算數 40.1 39.9 40.3 39.9
決算數 64.8 85.2 84.0 84.1
月數(月) 3.58 4.60 4.47 4.34
資料提供:審計部


【全文請見今週刊812期】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