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老美眼中的台灣勞工 - Taiwan's Unreasonable Working Condition


在22K的陰影下, 有多少台灣上班族過著上班打卡, 下班責任制的痛苦生活? 這種不合理的工作待遇跟環境連老美都看不下去了!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台灣這家公司的員工待遇為什麼會這麼低? 如何解決台灣經濟的困境?by企業人士高飛鷂

我是蔣渭水文化基金會的董事高飛鷂。曾經創辦經營跨國企業30年,去過30個以上的國家,擅長策略規劃與品牌行銷。1992年起開始在對岸投資,2002年收成將公司高價賣給美國上市公司(所賣得的每一分錢都回到台灣)。

2004年半退休之後,曾被延攬到鴻海任副總經理,培養接班團隊。對鴻海,乃至台灣企業的問題,有很深入獨到的見解。

我現在已經退休,也不代表任何利益團體,我只希望能幫助台灣。

我對我以下的建言也絕對負責。

郭台銘說:“笨蛋,問題在經濟”,雖然不是衝著我,但我會很自信的回他一句: “

笨蛋! 經濟沒有問題!”

不是喊口號 -《拼經濟,所以要拼公平正義》

CIA網站的World Fact上的統計數字顯示: 台灣人口全世界排名58,總GDP排名第20,前19名不是靠人口多,就是靠地大物博 - 沒有一個例外。

(這裡說的GDP是根據物價平準調整過的,比用官定匯率換算的更接近實際)

更令我們自傲的是: 臺灣人均GDP排名第28,如果去掉人口500萬以下的國家,則是排名13。

重點是: 我們的人均GDP,超過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和歐盟的平均值,當然還有韓國!

IMD甫公佈的競爭力排名,我們排名世界第七。

這樣傲人的成就,說明台灣經濟很好,競爭力很強,可是人民滿意嗎? 沒有。普羅大眾抱怨日子過不下去,因為他們的收入沒有增加,也看不到未來的機會。金字塔頂端的企業主、富人也埋怨政府沒有努力拼經濟。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問題在:台灣GDP高而人民收入不成比例的低,就像一家公司獲利很好,但是員工薪水卻是不成比例的低一樣,所以人民才會抱怨。這也就是前面開宗明義說的《所以要拼公平正義》。

如果政府可以看清這一點,就不能光以 “拼經濟” 或 “提高GDP”來回應人民對生活水準的訴求,尤其是不可以為了拼經濟就如傅高義教授說的 “無法避免過度依賴對岸”,進而威脅到我們國家的自主性。

台灣這家公司的員工待遇為什麼會低?



我先用一個虛構的故事來描述我們國家在世界經濟圈裡的地位:

《歐巴桑與大學生的經濟世界》

我是名牌大學的學生,住在學校附近學生公寓裡,大部分同學都克勤克儉,自己打理生活,從打掃洗衣服到煮飯做菜都自己包辦,不敢假手他人。

我卻不一樣,我到處兼差當家庭教師,而把打掃洗衣服到煮飯做菜的工作外包給附近人家的中年沒有工作的歐巴桑(我們那年代是這麼叫中年婦女的)。因為當家庭 教師賺錢多,我只要花我當家教賺來的錢的一小部分就夠請歐巴桑,甚至為了我過更好的生活,我請一個打掃的歐巴桑,洗衣服也請一個,請第三個就只燒飯給我 吃。

有時候,我沒有準時收到家教的薪水,手頭緊一些,為了讓歐巴桑們放心,我就寫了欠條給他們,她們也接受。經過一陣子之後,她們很相信我,甚至當她們之間標會或彼此交易時,竟然也以我的欠條代替鈔票,甚至有時候會把我的欠條當錢一樣存起來,我的欠條變成她們的貨幣。

在我跟這些歐巴桑的世界裡,歐巴桑們努力為我工作以換取報酬,而我卻以我自己發行的欠條做為支付報酬的工具,居然也相安無事。

慢慢的所有的同學都用和我一樣的方法-請歐巴桑做家事,過著舒適安逸的日子。

對應現實世界,大學生就是歐美國家,他們的欠條就是美元(或歐元),歐巴桑就是亞洲新興國家。大學生的工作就是科技、軍事,品牌行銷,還有一個很可怕的東西叫做“衍生性金融商品”;歐巴桑的工作就是所謂的“製造業”。

亞洲新興國家,包括台灣與大陸,拼命製造產品來貢獻給歐美國家,甚至做到不惜血本,可是把東西賣了之後,換來的不過就是人家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的欠條-美元(或歐元)。

不僅如此,這些大學生除了拼命印欠條讓他們看起來購買力很強之外,又設置了一大堆障礙,像是配額制度、行業標準、認證制度讓歐巴桑們有階級高低之分(例如 打掃的歐巴桑除非經過認證,否則不可以做燒飯的工作,反之亦然),還有更可怕的反托辣斯法,乾脆明訂歐巴桑們不可以組織同業公會,哄抬價格,讓他們沒辦法 合作,競爭更加激烈。另外也製造許多題材,像是環保、人權、或智慧財產權等等障礙,讓歐巴桑們窮於證明自己既能夠服務大學生又不至於危害人類,或甚至毀滅 地球,卻忘了該挑戰的是:憑什麼你大學生有特權印欠條,憑什麼你做的事就值那麼多,而我做的就只值那麼一點點?

如此這般過了30年情況變成這麼糟…

大學生的毛利率:

Apple 40%

DELL 20%

歐巴桑的毛利率:

鴻海 4.0%

宏 2.3%

這群歐巴桑裡,有一個叫鴻海的很特別,很聰明(也很笨),她把做家事所需要的工具和消耗品都慢慢弄成自己做,又從鄉下找了一群比他更窮的親戚來幫忙。不但 如此,他還把因此所降低的成本,統統用來降低價錢爭取更多工作。其它歐巴桑儘管埋怨,但為了生活也不得不跟著降價才能保住工作。所以儘管大學生能夠給的工 作量就是那麼多,年年也隨大學生人數增加而有成長,可是這些歐巴桑們日子卻過得越來越辛苦。

終於有一天連這個歐巴桑居然在里民大會裡大罵里長說: 笨蛋! 問題在經濟。

各位,您認為這樣有天理嗎?我認為沒有。

台灣這家公司的員工待遇為什麼會低?

因為這公司就像上面的歐巴桑,從來都是靠幫傭賺微薄的工錢,早年是台灣質優價低的勞工隨便用就能賺錢,近20年來大陸的改革開放更給我們繼續賺這種 Easy Money的機會,所以只要工資夠低,能殺價搶單,企業就能賺錢,而不必在意行銷或研發,也不必考慮轉行搶大學生的工作。這種靠濫用廉價勞力,賤賣自己價 值的企業裡的員工,收入當然高不起來!

所以我認為台灣政府應該努力做三種事來改善這狀況,並讓經濟成就可以分享給全民:

1.政府拼經濟,首先應認清我國在經濟世界裡不合理的地位,努力改善,不可怠惰。

我國在世界經濟裡的地位,就如前述的歐巴桑地位一樣,既不公平,也不合理。但是我們的政府與人民,卻一直俯首認命的順服,尤其可悲的是,我們的財經學者、 官員,幾乎全盤接受西方的世界經濟觀,從沒想過挑戰這種不公平的環境,不公平的遊戲規則,完全就像故事裡的歐巴桑,連思想都被大學生牽著鼻子走,這就是政 府的怠惰!

舉例來說,我們普遍接受“歐美國家是消費大國,新興國家是生產大國”這種基本概念;試想:你負責生產(做苦工),我負責消費(享受),所以只要我消費大國 的消費能力或意願下降,你這些生產大國的經濟就不會好,也不該好。這世界到了21世紀,怎麼還有這種主人與奴隸式的分工法?

舉例來說,美國政府以違反公平貿易的罪名,將奇美電的前總經理判刑送監時,我們的政府,就算承認美國法院的判決100%合理,可曾作態表示關切或遺憾?

又如:面對歐債危機,我們只能消極因應,降低曝險以減少損失嗎? 為什麼不想: 世界都缺錢時,我們這坐擁有全世界第四多現金的國家,能不能利用機會賺一點錢呢? 應付未來的更不穩定的世界經濟情勢,我們是不是該設立主權基金,利用時勢賺錢同時也成為平準的工具呢?

又如:復徵證所稅,為什麼把外資排除在課徵範圍外? 因為其他國家都是這樣,所以如果只有我們課外資的稅,外資就不來了? 真的只能想到這裡就打住嗎? 這也是怠惰! 設想您是外資的話,您是在意賺了錢必須繳稅呢? 還是賺錢容易比較重要? 報告總統,外資在台灣股市呼風喚雨、吃香喝辣,大口吃肉大口吸(散戶的)血已經不是三五年了,您會擔心他們為了區區一點證所稅,就放棄這全世界最容易賺錢 的市場嗎?

又如:拼經濟,就是拼GDP嗎? GDP已經名列前茅,再怎麼拼,有意義嗎?拼經濟就是每一個企業都像鴻海學習,就像歐巴桑們向那聰明的歐巴桑看齊,垂直整合、吃苦耐勞,然後把利益全部送給大學生嗎?

我們的財經官員,包括立法委員,有人能think out of the box嗎? 從證所稅反來覆去修得荒腔走板來看,只恐怕連think straight的能力都有問題!



2.督促企業拼經濟,就不要濫用廉價勞力(包括對岸的),要懂得行銷技術,不要賤賣自己創造的價值。

前述的故事裡,歐巴桑個個看輕自己的價值,他們充其量只是在大學生所設下的遊戲規則中努力,彼此競爭(或互相傷害),而沒有轉行挑戰大學生的想法或勇氣。

台灣大多數的企業也是這樣,企業主,其實只是一直在海峽兩岸扮演“工頭”的角色而已,他們順著開放的時勢賺這種Easy Money少說已經20年,現在是您催促他們真正動起來做一個企業家的時候了。(您看郭台銘過去30年來只是重覆一個相同的經驗模式:殺價搶單 - 擴廠增人 - 殺價搶單 - 擴廠增人….,最近才開始認真想一些跟過去30年所做不一樣的事,不是嗎?)

如何讓企業不濫用廉價勞力呢? 政府上個月不是才說過油電價格不調漲,不但資源會被濫用,而且相當於用得少的人補貼用得多的人嗎? 勞力也差不多,只是兩岸勞力市場價格幾乎是決定在大陸政府手裡。所幸的是,大陸政府同樣想通了不濫用、不賤賣才是硬道理,所以從兩年前起就不遺餘力提高工 資(此舉既可創造內需市場取代衰退的歐美市場,又能夠避免美國壓迫人民幣升值帶來損失,可是,我所接觸的財經學者跟官員,沒有人看出這些關聯),到現在大 陸與台灣的工資越來越接近,也許政府可以要求下屬研究大幅提高基本工資的可能性吧?

其次說不賤賣自己的價值,各位可不可以先想像一下,如果鴻海倒閉了,台灣經濟會怎樣? 如果宏達電倒了,台灣經濟又會怎麼樣?

答案是:

鴻海倒了,台灣經濟不會怎樣,只會更好。因為同樣的工作會有其他的競爭者(例如廣達、華碩、仁寶…)用比較高的價錢分著做,因此台灣整個產業鏈總收入會增加。

宏達電倒了,非常糟糕,代表歐巴桑挑戰大學生的工作失敗,台灣經濟要轉型更難了。

請政府瞭解上述之後,不要吝惜身段,多接觸企業界,要求這些企業配合您的政策,真的做出價值來拼經濟,而不是讓他們怠惰、濫用勞力資源賺easy money,卻要指責政府不夠努力拼經濟。



3.政府應該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讓全民無論收入高低,均能同等享受到高GDP的成果。

多年來我們政府創造出企業容易賺錢的環境,例如刻意低估台幣以增加出口競爭力,開放對大陸投資乃至開放陸資投資台灣,簽訂ECFA等等,造就了一些特定的 賺錢企業和個人。可是這些國家政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與風險,是全民共同分擔。因此應該有租稅制度讓企業或個人所賺的錢,分享一部份給全體台灣人民,否則就 是不公不義,社會M型化和對立只會更加嚴重。

例如:廣建捷運,使市中心與郊區同時都享受一樣的方便,也相當於擴大了房屋的有效供給,房價自然較平均,民怨就少了。(相較於此,廣建社會住宅則是個杯水車薪、事倍功半的笨主意)

又例如政府以公共資源提供托嬰及老人照護,解決這種無論貧富,早晚都會面對的問題。對一般人民而言,這方面的負擔減輕,不只是相當於實質上可支配的收入變多,也是大幅減輕了為人父母或子女的精神壓力,絕對可以提升生活滿意度。

另外我們有足夠的人才與條件,建構內容精采全面e化社會,讓全民幾乎不必花一文錢,就可以享受方便舒適的生活。我只舉一個已經存在的例子說明:台北的公車 資訊系統,可以即時顯示每一班公車的位置,您可以想像這樣的系統,對GDP的貢獻微乎其微,可是它所提供生活上的方便與從容,可能是再高的GDP都換不到 的。

此外我們已經看到政府想推動的證所稅、房地產按實價課稅也都是朝《公平正義》這方向去做!

以上是我以個人35年獨特的經歷所歸納出來的建言。

http://tfajang.pixnet.net/blog/post/40764076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35歲之前,你則該知道…(這篇是寫給畢業生與職場新鮮人的文章。)

Bryan之前寫了一篇〈35歲前別急著當第一名,BUT…  〉,我也興起了或許應該給「社會新鮮人」一些建議 畢竟社會的一些潛規則,比方說Bryan提到的門檻分級或是我接下來這篇要談的內容,大部分學校都不會教,很多時候你我父母也常沒想過這些問題加上時代變遷就算父母那代適用的規則(金融鐵飯碗、考公務員、找個穩定的工作),往後走也未必還繼續適用。

如果只是自己碰撞,然後像我們這樣自己摸索與理解,其實風險是很高的若運氣不好(如背了債、太早有財務負擔、或選了個前景不高的工作),人生搞不好根本就沒翻身機會了。

所以在看了Bryan那篇後,我想更深入的談幾個新鮮人該知道且思考的職場潛規則 尤其當你離開學校,試了幾份工作並終於決定要在一個位置上穩定下來時,你更該好好想想下面幾件事。 因為如果沒有好好在35歲之前,或甚至在30歲以前打下某種基礎 那Bryan在〈35歲前別急著當第一名,BUT… 〉文章中所提人生後段的「比賽」,你甚至連參加的機會都沒了

1. 關於「上升趨勢 VS  ;下降趨勢」

在你選擇一分打算穩定下來的工作前,你可能要思考一下這產業的長期趨勢 在一個往上趨勢的環境中,你就算沒甚麼天分與能力,也很容易會跟著水漲船高。這包含幾個部分,比方說產業賺錢時,你能有分紅的機會。台灣高科技產業爆紅的年代,連當生產線的作業員都有可能致富但是那些同時期在較不景氣的金融與傳產公司的同學,可能工作一樣努力、一樣加班與拼搏,卻未必得到相同的回報

再來,產業受到重視,表示會不斷有有趣的工作挑戰(如新的案子、新品牌新產線等)。 更重要的,當這產業前景看好時,就可能有很多人願意投資在這領域上。長期而言,這領域的相關職缺會越來越多、同領域的夥伴會增加新技術也會不斷研發出來。 只要你能力不差、工作態度好,你長期的選擇就會增加。 就算目前待的公司有甚麼萬一,你也還能跳去別處

但反過來說,如果一個產業是在你就業時已經過了顛峰(如現在的電子與資訊),你可能就得要小心思考一下 思考一下這產業的榮景還能延續多久? 因為35歲之前的你,若決心要在一個產業中長期待下來,你很可能會在那邊繼續做30年以上如果待下來後的第五年或第十年這產業開始走下坡,那就尷尬了:要換不一定容易,待著又越來越沒有競爭優勢,就可能掉入負螺旋回饋了

尤其當產業走下坡時,自己的狀態通常也可能跟著往下溜公司可能獲利不如以往、公司可能縮編、公司可能缺少動能、整體產業的相關公司也可能減少就算這些縮編沒打到自己,工作Loading最少可能增加、成就感也可能下降、薪資提升率降低、甚至因為組織變小而更難升遷,這些都是可預見的

所以在你在一份工作上穩定下來前,產業前景恐怕是你優先要思考的問題。

2. 關於「核心職位 VS  ;非核心職位」

核心職位指的是在一間公司裡,對營運(及營收)有直接幫助的位置因為就算使用同樣技能的職缺,在不同公司裡頭,都有可能因為是否處在核心位置而影響其權力大小、重視程度、加薪率以及升遷的暢通度。

比方說,一間以接案為主的公司。 PM主要是接觸客戶,所以你若能把客戶搞得服服貼貼,每次案子都能帶錢回來,老闆就可能授予你較高的權限、你有較高的說話分量資源取得會較容易、你也可能在公司中升到較高的位置。

但若你在另一個非專案導向的公司。 雖然明義上是PM,但其實可能只是幫忙寫計畫書做些文書支援、整合其他部門、或甚至只是帶些如幫公司安排員工旅遊這類案子。 做這些,你就很難在組織中取得強大的支援力量很難接觸目前工作以外的事情、很難被高層主管注意。 升遷的空間與機會也自然將小的多。

當然,你若只是想找個安穩的位置待著,35歲前你待在非核心的位置上,看似差異不大薪水可能也不壞。可是就「長期的競爭力」而言,你會比另一個在核心職位的PM差的多。 你的眼界與經驗很可能都會越來越不如另一個待在核心職位上的人。 一旦過了35歲,對方進入管理圈而你還在做一樣事情時,差異就會一年比一年增加了! 這是因為非核心職位的部門,升遷空間通常是很有限的。

任何公司中,90%的有影響力的高階職位,一定是「核心部門」的人升上去的(財務倒是唯一的例外——就算不是金融產業,財務部門的主管也有可能進入管理核心) 舉例而言,一間做硬體的公司,CEO背景大概不脫業務、工程設計研發等背景出身。 你幾乎不太會看到CEO是MIS、行政管理、採購人事出來當的。 至於一間貿易公司,高階經理人可能多是業務出身;學PM的在那可能就沒甚麼用武之處。

PM的職涯如果對某些人太難想像,那我舉個更通俗的,如「設計」好了。 同樣學校畢業的設計人才,去設計公司的一位,可能一開始薪水略低,可是能接觸的層面廣周圍同樣技能的人也多,有機會不斷成長。而且設計是該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他若在設計公司待個十年二十年,有可能當上總監甚至公司CEO。

反過來說,若設計科系畢業卻找個工廠去當網站美工的則有可能一開始的薪水較高,但整個單位可能就只有一個人會用Photoshop,也只有他會有興趣關注設計圈的事情更重要的事情是,在那邊做個五年十年,別說CEO了甚至根本不可能撈到甚麼管理職缺。

這就是核心職位與非核心職位上升空間的差異了

3. 關於「深度 VS  ;廣度」

當然,沒人說你一定要在同一產業待一輩子 Bryan的前篇文章提到,「雞口」很多時候好於「牛後」。 若你也是打算採取這樣的出牌策略時,你可能就得考慮一下我這篇接下來要提到的幾件事

首先請思考深度與廣度這件事。

深度能讓你在一個職位上扎根往上爬、並擁有安穩感。 但缺點在於,長期而言,你往其他領域(甚至同公司其他職位)的切換彈性會縮限。

這點相較於前面談到的兩點,我倒可以給年輕的朋友一個大原則 就是在當你在一份工作上穩定下來後,請最少花三年的時間在那位置上紮根(就是先有深度)。 比方說提升該領域所需要的技術與學識技能多認識那領域的人、認真投入並給別人一個正面與積極的形象

深度通常是你第一次升遷的關鍵。

但當你開始當一個小主管後,可能就得開始廣度的訓練(尤其是管理知識) 比方說學習專案管理、流程設計了解經營工具、提升溝通能力、強化橫向業務的認識。你是設計部門就試著往前去了解Sale or Pre-sale;往後則去了解工程部門。 你是工程部門、就試著往前了解設計部門、採購部門;往後就去試著了解QAQC或是客服的部門。行有餘力,繼續了解財務、法務、總務人事對你掌握一個組織運作的能力是絕對有幫助的。

如果你能在35歲前培養這些經驗能選到一個上升趨勢的產業、又能處在一個核心職位上,你就有可能比幾乎一半的同學更有競爭力了

至於過了35歲,你則可以思考Bryan文中建議的:「思考到底要參加哪一個量級的比賽」必要時,也可以調換到不同部門(或公司)來做嘗試 畢竟有時候,隨著時間演變,原本自己的部門變成了非核心部門,這時候手上的資源也少了。 這時候趕快跳去另一個部門公司、甚至產業,恐怕也就是不得不為的行動了

職位轉換雖然想像起來難度似乎很高,但某些位置「社會意識」會低估轉職的難度,並在機會上提供不同的差異 比方說,有十年經驗的資深工程師要轉業務,雖然實際上是很難的;但一般人會覺得應該有可能,公司也通常會願意給你這機會 但十年經驗的業務要轉去技術部門,一般人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有那能力,公司也未必敢給。 所以選擇一個彈性大的進入點,始終是非常關鍵也重要的一件事! (像我自己當年就是先當工程師,後來則開始當Pre-sale的)

另一個要提醒的是,別太早提升廣度 如果一隻腳沒站穩,卻有太多不同工作的經驗時,往往會造成後面工作的妨害。 一個簡單的測試:若到30歲以後,履歷表拿出來還沒有辦法勾劃出一個「有一貫性」的發展路徑時,你將會讓自己只剩下自行創業一條路

4. 關於「大公司 VS   ;小公司」

另一個新鮮人該思考的是你想為自己累積甚麼東西

大公司提供了某種虛幻式的生涯保障,好像能有組織的學習與成長。 但實際上大公司分工很細,有可能你進去三年了,做的事情只是一個無聊的小事情(如不斷幫新人加保;或是不斷幫新人裝電腦)若你沒有太大的工作野心,找個在上升趨勢的大公司,做些簡單的小事,機會就只能一股腦的賭在經濟產業未來的榮景上唔,我也不會說這不好,畢竟確實很多人採取這策略

唯一的問題,只在於35歲後,這選擇的風險有可能越來越高——如果產業沒有爆發力自己又還是只當個小職員時,突破的機率就越來越小 畢竟大公司有能力的人多,卡位激烈、升遷並不易。

小公司則因為人少,所以若你有能力,其實很容易出頭。 你若真有能力,六個月到一年內就有可能掌握到足夠的資源像我每次跟來找我抱怨工作的年輕朋友都會建議,你若真覺得自己能力被埋沒,就去小公司試試看。如果一年內一樣沒能出頭,那保證就不是沒有伯樂的問題了… (笑)

小公司因為人少,所以有可能甚麼事情都得自己來 要找個包商,從詢價電話開始就得自己打、提需求也是自己甚至寫合約看合約也是你自己、執行時監工怕也是自己、甚至最後廠商要請款、跟會計連絡怕也得是你自己(這其實不就是PM了嗎? 所以小公司主管更該學專案管理)但好處在於,你若自己願意學,常常一下子就能把整件事情從頭到尾都摸過,個人成長性絕對較高。 而且你若辦事能力強,一下子學會且能辦得服服貼貼,老闆一定重用你 所以如果你真有能力,半年到一年左右必然就能出頭。

另外一個間接好處是,小公司出身的真做出點成績,你能繼續待著、能創業、也能去大公司。但大公司若待到40歲之後的,幾乎會沒辦法去小公司了因為很多基礎的事情別人都幫忙你處理妥當了,一旦出去會發現甚麼都要自己來。可是這時候你不可能真的還自己去做所有這些雜事(也很難重頭學起),工作成果就會落差很大 我自己看過好幾個大公司抱著光環出來小公司當高階主管或是帶個案子的,幾乎結果都不太好。

5. 關於「興趣 VS   ;第二專長」

再來我要提醒,年輕人不要用興趣來決定自己的工作因為你最有興趣的,未必是客觀上最有長期發展的一個產業領域 你可能投入很多心血,可是社會並不給你任何回報。 這一方面在經濟上打擊了自己,另一方面也消磨了自己對興趣的那份感情

能的話,盡量把自己的第二擅長的能力當成選工作的優先考量。第二專長雖然未必是我們最喜歡的;但這最少能在經濟上帶來回報而帶來回報後,拿收入繼續滋養我們的興趣,其實是風險最小的一條路。你一方面提升第二專長的競爭力,也透過這樣子繼續滋養你的第一專長萬一你這第二專長的選擇不成功,你還能退一步繼續用你的興趣與熱情,去開拓另一條路。 這也是增加自己彈性的一種做法 這也是一種人生層面的風險管理!

詳細這概念我之前另外寫過一篇文章〈人生的風險管理  〉,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6. 關於「人多 VS   ;人少」

上面給的建議,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既有規則上的出牌原則 但我與Bryan一直的相信就是,你走在人多的地方,其實就已經很難在地上撿到黃金了(請參考〈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特別寫給還在學的讀者看)  找一條能累積深度、有前景、培養自己多方能力的路,恐怕才是下一時代勝負的關鍵。

當然,聽我這樣講,有人可能質疑,這選擇有這麼好找嗎?

我的感覺是,時代是一直輪替的 當過去10年大家都一窩蜂來讀大學研究所時,技術性的人才其實已經越來越缺乏。像最近一些被廣泛報導(或檯面上)成功的人如吳寶春、牛爾九把刀、或之前Bryan在FB粉絲團分享的三星主廚等這類人,做的並非是甚麼了不起的高深知識。 都是你我願意去學也做得到的事情。

只是他們選擇一個跟別人略為不同的路嘗試一個不同於傳統的運作模式、加上認真、投入、以及付諸時間,最後就成為一個頂端的星星

我不覺得現在社會比之前更難混。 我相信這社會還是會對願意投入的人提供充分的養分 唯一只在於,你想怎麼樣去爭取。 但肯定的事情是,若你只是想跟著別人屁股後面走,你就很難突然跑到前頭去 給自己正面觀點,並嘗試不一樣的路線,恐怕才是年輕人應該嘗試的路。(也請參考Bryan〈要收穫,就別灌溉雜草  〉)

環顧四周,有人混的好有人混的差。 我要提醒的是,不要極端的把別人混的好與壞都歸咎於運氣;但同樣的,也不用消極的認為是因為別人天賦比我們好

選擇的路線其實一樣重要。

因為有些路線真的比較好走,你能取得較大的槓桿;順風的路不用用力划槳也能一帆風順,是所謂事半功倍。 但有些路真的崎嶇的多,你很難取得勝例所需的資源;逆風行駛用力划船都可能翻船到轉,是所謂的事倍功半。

而到底甚麼策略適合自己? 其實是年輕人應該在畢業後的三年內,好好思考,並付諸實行的!

延伸閱讀:第一份工作的出頭捷徑

本文原文: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4575/?ref=fo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