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
斯沃斯摩爾大學,達爾溫卡特萊特講座 (Dorwin Cartwright)教授,研究社會理論及社會行為,著有《The Battle for Human Nature: Science, Morality and Modern Life》及《The Costs of Living: How Market Freedom Erodes the Best Things in Life》等,也在學術潮流的社會學期刊中發表文章,包括《美國心理學家》雜誌。現居美國費城。
現代人的人生也是如 此,能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是件美事,但並不意味著選擇愈多愈好。過多的選擇反而讓人付出代價,得不償失。我們常迷戀自由權、自主決定等觀念,也不情願放棄 決定每件事的權利。然而,如果你頑固而不知變通地抉擇生命中的每個可供選擇的機會,將會做出一堆糟糕的決定,而導致焦慮、精神緊張、不滿,甚至是憂鬱症。
問問自己,選擇到底是豐富了我們的生命,還是使之貧乏?是賜予我們自由,還是拘禁了我們?是增長還是削弱了我們的自尊?是幫助我們融入社群,還是反而增加了隔閡?
現代人選擇的自由愈來愈多,卻愈來愈不滿意、不快樂。我們有太多選擇,要做太多決定,真正重要的事情反而沒有足夠時間去做。本書正是要為這個現象做出解釋,並提供解決方法,並列出十一種實用步驟,提供現代人自在生活的準則。
減少選擇能有效降低生活中緊張和憂慮的情緒,以及「忙、盲、茫」的現象。 |
一開頭的故事
作者(Barry Schwartz)有天需要買條牛仔褲,結果他到店裡,馬上被店員的一連串「你喜歡緊身褲、直筒褲、寬管褲、袋狀褲,還是垮褲?石洗、雪花洗,或復古仿舊?要排扣還是拉鍊?要有刷白的嗎?」給嚇到了,他說他只是要一條「普通」的牛仔褲而已,然而店員卻不知道怎麼推薦。麻煩還沒有完,既然有那麼多款式可以選擇,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要選擇一款效用最高(例如最舒適)的褲子?於是他要求試穿幾款不一樣的,也一直跟店員詢問意見,到最後他買了一條還不錯的牛仔褲,但為了區區一條牛仔褲就花掉那麼多的時間成本在挑,是不是太奇怪了?
以下是書摘 (11個建議):
思考太多選擇會有負面影響,但不是特定一個選擇所造成,而是全部的選擇所累積起來的,所以就放棄掉不重要的選擇吧。要知道,重要的不是選擇的客觀結果,而是主觀結果,即使你選擇了一個最棒的產品,但是過程會產生很多負面的情緒。基本上,過量的選擇會帶來較好的客觀結果以及糟糕的主觀結果。回顧一下你最近做的決策,是否會讓你感到焦慮,有負面情緒,想想這些過程對你的選擇有幫助嗎?書中建議一種「最多兩個選項」的方法,例如買衣服只逛兩家店,度假只考慮兩個地點。這過程可能有點不習慣、甚至覺得有點困難,但值得一試。
當一個選擇者,而不是摘採者
- 做出這項重大抉擇後,希望對人生的哪些領域帶來什麼好處?
- 如果沒有任何一個選項可以在這些領域上滿足你的需求,想一想要怎麼創造出來。
「機會成本」就是指你放棄的選擇當中價值最高者。舉例來說,如果有ABCD四種方案,價值依序是100,80,70,60,如果你選擇A方案,那你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掉了80」。這個觀念主要是在找出這種情況:選B的機會成本是100,那我乾脆選A。簡單來講就是要利益極大化。這個建議的意思是,對不重要的事情不要想那麼多,你愈花時間思考機會成本,其實就是把你的時間成本浪費掉。
避免可逆的選擇
如果你可以無條件退貨,那就會有意無意找理由說服自己「這東西我不滿意」然後去退貨,何苦呢? 同樣的,如果離婚非常容易、社會也都接受的話,那大家就容易不滿意自己的伴侶囉,畢竟一定會有更年輕、更漂亮、更帥的人。 做了決定以後,會經歷一段心理歷程, 這段歷程會強化這項選擇的價值,如果選擇能輕易的反轉,那這個歷程的效果就會變差。
實行感恩精神
如果你把你的抉擇跟別人的比較,那你會有很高的機會遇到「比上不足」,然後就覺得失望。 研究指出,大部份狀況下,大部份人的感恩態度不會自然產生。所以多多留意在生活中的美好小事吧!
減少懊悔情緒
人對無可避免的會對環境適應,如果生活覺得痛苦,適應現象會幫助我們不再感到那麼痛苦;相反的,如果生活過得相當不錯,那適應現象就會讓我們開始覺得好東西沒有那麼令人愉悅。 這是大腦天生的限制,所以遇上了不用感覺奇怪。並且,因應這個問題,就是要時常感恩,注意美好的小事,而不是計較他們沒有以前那麼美好。
控制過高的期望
減少社會比較
人比人氣死人,對於你的人生重要的事情,專心去做就是了,不用在意別人說「這種工作錢還不夠多啦」,夠好就好了。 當你選擇一個高薪但讓自己不爽的工作,會讓你的人生快樂不起來的。
學著享受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