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隱藏的邏輯: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 The Social Atom:Why the Rich Get Richer, Cheaters Get Caught, and Your Neighbor Usually Looks Like You

作者簡介

布侃南Mark Buchanan

  維吉尼亞大學物理學博士,曾任《自然》(Nature)期刊及《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編輯,現在從事科學寫作,替英美兩地的報章雜誌寫文章。另著有《改變世界的簡單法則》(Ubiquity)、《連結》(Nexus)。目前住在英國劍橋郡。


找出隱藏的邏輯

  一九七○年代早期,絕大部分的人似乎都相信, 社會上種族隔離的現象,和種族歧視大有關係。在美國的很多大城市,如紐約、芝加哥等,黑人大多聚居於城市中心,過著極度貧窮的生活;白人則住在相對較為富 裕的郊區。研究發現,在商業領域、僱傭、待遇及升遷上,普遍存在著種族偏見,房地產業更是想盡辦法,不讓黑人住進白人的住宅區。種族歧視和隔離現象的關連 性,似乎顯而易見。儘管如此,馬里蘭大學的經濟學家謝林(Thomas Schelling)卻懷疑,種族隔離現象也許和種族歧視沒什麼關係,可能大家都忽略掉另一個比較不明顯、卻更重要的因素。


  謝林設計了一套很 特別的方法來探索自己的想法。他利用西洋棋盤和兩種不同的硬幣,西洋棋盤的方格代表房子,硬幣代表人,深色的硬幣是黑人,淺色的是白人。首先,他在棋盤上 放置一樣多的深淺硬幣,然後將硬幣隨機混合,代表整個社會。接下來,他設立一些簡單的規則,來移動硬幣,他要看看硬幣的分布狀態是否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 而有哪些假設會影響人的移動。


  在第一個實驗裡,謝林假設每個人都有強烈的種族歧視,只要周圍有一個非我族類,就立刻搬家。他利用這個規則,逐 一檢視每一枚硬幣,看看是留在原地不動,還是會搬到附近空著的方格。果然,他發現很快就出現種族隔離的現象,同類的硬幣聚集在一起。種族歧視會引發種族隔 離——這是必然的。


  但是如果我們反過來問,種族隔離一定是種族歧視造成的嗎?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謝林又設計出第二個實 驗。這次他退一步假設,每個人都不在意和什麼種族的人為鄰,只要自己不是極少數民族就行了。謝林考慮的,是人性中的真實面;一個白人可以有黑人的朋友和同 事,也不介意住在黑人居多的社區,但心理上,他還是不喜歡變成整個社區裡的「唯一」白人。這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種族歧視心態。謝林假設,所有的人都會維 持不移動,除非他們察覺到自己左鄰右舍的同一族群少於某個比例,譬如說百分之三十。


  你可能會預期,因為每個人都樂於族群大融合,所以會維持實 驗開始時的分布狀態。不過,謝林得到的結果會出乎你意料之外:硬幣最終還是隔離成壁壘分明。圖一是這個實驗的現代電腦版本,你可以看出原先均勻混合的分 布,如何自然變成彼此隔離的分布,雖然沒有哪個人想造成這種結果。


  人們不想成為社區裡的少數份子,結果反而完全破壞了社區的混合狀態,這說來還真弔詭。在一九七一年,謝林發表了一小篇論文,指出下面這個很詭異的結論——即使人們心中完全沒有種族歧視,種族隔離的現象仍舊存在,就像油和水不會混合一樣,受到某種類似物理定律的規範。


   謝林設計的種族隔離遊戲,是社會科學的空前經典。顯然,在把種族隔離現象歸咎於種族歧視之前,最好先想想是否有其他的原因。這個實驗也傳達出一個更普遍 的訊息。我們通常認為,一個團體或一群人的行為,應該直接反映出構成此團體的個人特質;如果發生暴動,一群人上街砸店燒車,我們通常會認為這是團體成員的 怒氣發洩,進而尋找他們生氣的原因。但若根據謝林的實驗推論,這種想法很可能是誤導,至少有些社會事件的結果,和每個人的渴望或動機、習性或態度,並沒有 什麼明顯的關連。人類社會的運作方式,無法單憑我們的直覺去解釋。


  不過,謝林的研究也提供了一項正面的訊息——要了解人類社會的行為,可能有 一種更簡單、更直接的好辦法。不同於以往只從個人心理學方面下手,我們也許可以把人當成一個個遵守簡單法則的原子或分子來看待,然後設法找出這些引導群體 行為的法則和模式。謝林暗示,表象複雜的社會行為,背後的起因可能很單純,而經由各種測試,我們或許就能找出這些隱藏的邏輯,就像我們找出原子和分子遵守 的物理定律一樣。本書探索的正是這種理念,以及它帶來的科學變革。

  幾年前,我還在擔任《自然》期刊編輯的時候,就注意到有很多投稿的論 文作者,很認真地在找尋和人類社會有關的數學規則。現在回想起來,我終於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了。經過多年的漠視,研究人員終於開始認真對待謝林的思考方式 了。在此同時,一種我稱之為「社會物理學」的現代研究工作,也開始蓬勃發展。我認為,現在我們正站在歷史上的重要時刻,將親眼目睹社會科學的劇烈革命,劇 烈的程度有點像物理學上發生過的「量子革命」。
  或許現在離發現人類社會的精確「定律」還很遙遠,但科學家已經發現,人類的社會行為裡有類似定 律般的規律,而且這些規律和所謂的個人自由意志並不牴觸;我們仍是完全自由的個體,可以隨意採取行動,但集合在一起之後的群體行為,卻是可以預測的。這有 點類似物理現象中的情形:雖然在原子的尺度上是一團混沌,但在熱力學或行星運動上的表現,卻非常精確。


  一些偉大的哲學家或社會理論學家經常會 問:「如果……會怎樣?」——如果每個人既貪婪又自私,會有什麼後果?社會能不能照常運作?或者最後會整個瓦解掉?如果每個人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都只一 味模仿別人而不做自我判斷,會有什麼結果?會使社會結構發生什麼變化?可惜這些思索絕大部分都徒勞無功,因為牽涉其中的人數增加到十個、一百個之後,因果 關係迅速交織成龐大的網,問題的複雜程度就不再是人腦能處理得了的。今日的科學家已經學會利用資訊科技,借助「虛擬」的社會科學實驗,尋求「如果……會怎 樣」這類問題的答案,以此來探索最基本的社會現象。


  我在這裡想舉一些例子,是最近社會物理學領域內令人非常興奮的一些發現。我並不想假裝說這 些發現已達完成的階段,只是想用來說明,為什麼我認為它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思考方式。我深深覺得,了解群體行為的發生機制以及演進法則,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關 鍵的挑戰。從全球暖化、環境惡化,到重申禁止核武擴散,人類正面臨空前的嚴重問題,而這些問題的主軸,就是我們無法掌握群體的社會行為。當然,我也並不期 待社會物理學有什麼偉大的發現,能把這些問題全都解決掉。


  如果我們真的想為人類社會和我們的世界,闢出一條安全的前進道路,我認為它會像前人的腳步一樣,是一邊摸索一邊前進的。但如果我們能認識到那些影響群體行為的潛在因素,我們摸索前進的技巧將會大幅提升。


推薦序

群體之謎,仍在隱藏的邏輯裡
蔡詩萍  作家 評論人


  這不僅是一本有趣的書(至少我讀得津津有味),更屬一本有意思的書(至少提供了觀察人類集體行為的一種有意思的科學解釋)。
我對「個人意志」與「集體行為」之間的關連,一直很感興趣。
原 因之一,與生俱來的好奇吧。我生性靦腆,不太喜歡團體活動,這點只要看我很少當什麼班長、社團負責人之類的,便可窺知一二。個性如此,我自然想瞭解,何以 別人跟我不一樣,為何他們會願意,甚至狂熱般投入集體行動?我尤其要瞭解,個人意識很強的主體,能怎樣抗拒來自「集體的脅迫」呢?

  原 因之二,我選擇了跟我天性,或師長認為較適合我走的路子,而頗為矛盾、頗為衝突的走了另一條生涯路,亦即,我沒去念文史科系,選了政治學、社會科學當志 業。為什麼?僅僅是個人意志嗎?有一部份是。可我很清楚,當初確曾一番掙扎。爾後年歲漸長,我較能從社會的時代氛圍,與現代歷史的大結構,去看待自己以及 跟我類似這一代人的生涯抉擇。這其中,一樣糾纏著個人意志與大社會集體行動的互動。

  我們何以是「現在的自己」?我們何以在某些情境 下,做出某些行徑、某些判斷?而這些決定,我們自以為「個人意志的」,在旁人眼中,卻不免淪為「被他人牽著鼻子走」的譏諷?在諸如納粹崇拜、種族屠殺、文 化大革命的瘋狂批鬥等集體行徑中,難道沒有個人意志的空間,沒有個人意志「說不」的餘地嗎?

  我一直很好奇,也很困惑。這似乎,是沒答 案,或沒絕對答案的問題。就像說出「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這句睿智之言的艾克頓爵士,他另外一句精彩名句:「歷史,給人最大的教訓,是人 們從未記取歷史教訓!」人,若很難自歷史經驗記取教訓,是他們不理性嗎?所以即使熟讀歷史,照樣會犯錯?還是未必他們不理性,反倒是「很理性的認定」跟集 體走最安全?若這樣,那集體行為中一定存在「某種機制」、「某種推力」,使他們無可抵抗的往前移動,不是嗎?

  我先說兩段往事。一次是 我朋友在美台斷交時,與同學走上街頭,以抗議來迎接抵達台灣的美國特使克里斯多福,事後他跟我描述很奇怪的感覺過程:人群走著走著,漸漸大家情緒激動起 來,終於在美國特使座車出現那瞬間,群情激憤,吶喊、哭泣,進而有人丟石塊、丟雞蛋,有人奮不顧身撲向車隊。我問他,那你在幹嘛?他說,他感到氣氛不對勁 時,便爬到附近樹上,觀察群眾的動向。他說,他就像一支突然間抽離現場的鏡頭,靜靜地、冷冷地,紀錄著眼前的群眾。我的朋友,典型的自由主義知識份子,我 熟悉他,課堂上知性的解析,強過走上街頭。

  另一次,我弟弟對我說的。那年,我大舅許信良闖關回台灣,家族動員了許多親戚到中正國際機 場接機,群眾被鎮暴部隊阻隔於機場之外,突然間,群眾騷動不已,逼向警戒線,鎮暴水車向群眾噴灑紅色水柱,我弟弟跟我說那一瞬間,他憤怒的跟著身旁群眾衝 向水車,被強烈水柱沖倒退後,他被我母親拉回來,母親死命拉住他叫他不要,他才沒再往前繼續衝。事後他談這事,還面露羞澀很不好意思。我好奇極了,因為我 弟弟個性向來溫馴,難以想像他衝向水柱的豪勇模樣。弟弟回答我,那時什麼都沒多想,一股氣往上衝,周遭人群一吶喊,情緒就上來了。

  這 兩段往事的對話,我印象很深。我不是「搞群眾運動」的料,我很清楚。但我也非「被群眾運動搞」的人,因而每每置身群眾運動的場所,例如,昔日的黨外聚會、 社會運動等,我頂多人在其中表達支持,或幕後獻策,絕少手腳畫一,追隨舞台上指揮者的口令行動。這種「近距離」的疏離感,或置身陣中的距離感,使我對群眾 運動始終保持警惕,維持好奇。人,何以在集體運動中,失去自我,或忘卻自我呢?

  我讀過Eric Hoffer解析工運社運成員心態的名著《畸零人》,讀過Mancur  Olson的《集體行動的邏輯》,讀過黎世曼的《寂寞的群眾》,讀過卡爾?巴伯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讀過自由主義大師海耶克的《走向奴役之路》,讀過 中國不少作家寫的文革十年記憶與反思,說真的,每一種社會科學的思維,都給了我寬闊的新視野;而每一本個人的慘痛經歷與深刻反省,都讓我對人之韌性,對集 體與體制之冷酷,有非常戒慎恐懼的提醒。

  然而,到底人的意志,人的理性,如何讓位於集體、屈服於群體,以及受挫於民粹領袖的煽動語言呢?這問題,我有了一些答案,但也同時繼續困惑於這些答案的不足。

  這本《隱藏的邏輯》,依我淺薄之見,仍屬於想提供一個解釋人類瘋狂行徑,如何形成,如何運作的知識傳統,只是作者有意識的,要跟社會科學,跟歷史,跟個人記憶等等解釋,採取不一樣的新模式。

   作者運用物理學對「原子」聚合、行動的研究成果,大膽的對照人的集體行徑。這嘗試,當然不是空前絕後,也要冒著「唯科學論」的風險,可是他的的確確在廣 泛評析了社會群眾理論、經濟之理性預設、歷史的結構論,等等的不足之後,告訴我們:人是有獨立自主的判斷,人是有在關鍵時刻說不的勇氣,人是有明辨是非的 智慧,但即使這樣,也無法阻止歷史上不斷發生的集體迫害、集體屠殺、集體瘋狂的事實。這就非得從「每個人都理性、都冷靜」,然而一旦「一堆每個人聚集成群 後」,會發生怎樣的「化學變化」,這變化又是否可找出「行動模式」,這層思索上去找答案。

  必須承認,作者的解釋方式,是很棒的頭腦體 操。值得社會科學工作者,從事政治、社會等群眾式運動的人,去思索他的立意。一群人,何以會集體做出跟單獨之個人迥然相異的行為?個人,若難以預測,那何 以一群人的行為,反倒容易預測其模式?人類的進化,究竟是個體的進步多些,還是「群體智慧」進步得更快?「市場」對人的理性假設,之所以屢次出錯,關鍵竟 然在於「群體」的微妙互動與「組織」扮演的角色?人,實際宛如企鵝,常常是盲目跟從,遠多於個人理性判斷?人喜歡「劃分敵我」,是歷史的產物,而歷史則是 個體與群體共同打造的形成歷程,也有「一定的模式」?

  這種種假設本來就有趣,而作者提出的種種論證,如行雲流水般,非常具可讀性。透 過作者揭露的「隱藏的邏輯」,我確實多了幾分高度,來重新看待、認識「人之個體」與「人之群體」的關連性。不過,就像我閱讀過的多本相關名著總有偏向一 樣,作者偏於「群體模式」的解釋,對解析集體行為很具說服力,然而對個體在群體中可能採取的自由意志反應,則不免稍嫌簡化,很容易讓人忽略歷史中不少個體 的「獨排眾議」與「特異獨行」,曾改寫過歷史。但這仍然掩蓋不了本書的精彩價值,因為若從歷史的過程來看,諸如納粹、文革等群體施暴、集體瘋狂的行徑,畢 竟還是發生了,不是嗎?顯然,這「群體之謎」,答案仍在「隱藏的邏輯」裡。


隱藏的邏輯: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


曾喬治的前十大 BLOG 

1.曾喬治 的銷售咖啡因: http://www.no1salesonline.com/
2.曾喬治 這人很愛吃:http://georgemouth.blogspot.com/

3.曾喬治 電子商務資訊:http://b2bc2cb2c.blogspot.com/
4.曾喬治 網路讀書會: http://readingdream.blogspot.com/
5.曾喬治 網路美圖、有趣、通俗的:http://eeecommerce.blogspot.com/
6.曾喬治 成為理想中的型男 :http://gentlemen-quarterly.blogspot.com/
7.曾喬治 噗浪 (座右銘分享)http://www.plurk.com/George_T/invite
8.曾喬治 資訊:http://touchedbyarticle.blogspot.com/
9.曾喬治 無名:http://www.wretch.cc/blog/TFAJANG
10.曾喬治 on line:http://www.georgetzeng.com/

--> 還有許多!11 ~ 48


Posted via email from George 資訊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