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台灣想做的,深圳都搶先做了! 深圳威脅論 代工重鎮變亞洲矽谷

深圳,這個1980年甫誕生的大陸第一個特區,早已經從小漁村,變身成為國際化混血大都會。尤其2015年經濟成長冠中國大陸,讓當地民眾也自豪起來。

     「以前中國人都說北上廣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今後深要往前拉,北深上廣,跟北京平起平坐!」即便一位深圳計程車師傅,也能如此談景氣。

深圳脫胎換骨
把台灣拋在後頭

     從實質經濟數字來看,深圳的確已是火車頭!

     根據中國官方10月底剛公布的數據,2015年中國前三季GDP成長僅6.9%,但深圳前三季卻高達8.7%,領先廣州(8.3%),遠勝北京(6.7%)、上海(6.8%)與全中國平均!更遠勝要保1%的台灣。

     台灣年輕人最愛討論的世代正義、薪水凍漲,深圳也早已超越。

     這個30歲以下人口為主力的移民城市,年輕人創業出頭天,才叫正常現象。

中國創新企業名單 深圳半數上榜

     在南山大道上,停車場天天上演各式名車秀,賓利、賓士、法拉利……。車主大都是40歲以下的網路創業家或高階主管。

     「我一個學長剛賣掉一間移動互聯網公司,現在買了法拉利到處開,」深圳出生的33歲青年馬墨說,深圳南山區的有錢人,極少富二代,都是富一代,大多靠創業致富,而且都很年輕。

     台商劉俊偉也感慨地說,20年前來這裡開工廠,一個月女工月薪1500元台幣,每天有人搶著做。現在,當地頂尖科技公司最少要5萬元台幣起薪,才請得動剛畢業的大學畢業生。

     一般服務業起薪也要約台幣2萬5000元。20年來增長速度超過十倍,遠勝台灣薪資停滯不前。

從產業升級來看,深圳也比台灣更早。2014年深圳通訊設備、電腦運算及其他先進製造業,占整體製造比重已高達60%。

     2015年前三季,深圳劃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領域,比去年前三季成長更高達16%,遠勝當地傳統工業領域的7.8%成長。

     不管是經濟成長、創業熱、產業升級轉型,「許多台灣明天正想積極追趕的目標,深圳今天就完成了!」一位台商這樣形容。

     《福布斯》(Forbes)2014年底評鑑中國最創新企業名單,深圳企業就上榜一半,包括了跨界互聯網金融的騰訊、靠網購物流起家的順豐快遞、無人機新秀大疆、全球最大基因測序中心華大基因與電動車比亞迪。

     另外,還有首度名列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的華為、中國製造2025領袖固高科技、與創客領袖矽遞科技等。

     在國際人才方面,深圳更已迅速吸納香港的外籍精英。

     走到濱海的蛇口小街區,原本是小漁村,現在法國菜、酒吧等外國高檔餐廳雲集,迎著溫暖海風,很容易見到許多歐美精英,與華人新貴交談用餐。來此已七、八年的法國人邁克帕特(Michal Patte),指著對面的海說,那就是香港,不久前,還不准市民在此游泳、野餐,「就怕游到對岸(香港)投奔自由!」

     但現在早就不同了。帕特定期在此舉辦鼓勵深圳人與異國社群文化交流的美學之夜,他觀察,英國人在兩岸三地的社群,以前在香港最多,這兩年竟變成深圳最多,換句話說,「是外國人投奔過來。」

醒悟代工無未來
丟掉包袱勇敢歸零

然而,深圳市的成功歷程一點也不平順。深圳市長許勤在2015年八月,慶祝35歲特區生日致詞說,深圳的成功,是因為提前進行冬訓。在金融海嘯時期,深圳曾經歷過最苦的寒冬,2010年,深圳市啟動全面丟掉代工製造老思惟的政策,五年歸零重來,才換得今天。

     許多台商記憶中的深圳,是1980年至1990年代全世界的製造工廠。當時,深圳大力招徠台灣與歐美外地廠商設廠。原來只有3萬人的深圳,一年人口成長可達兩到八倍,就此成為中國少見的年輕移民城市。

     然而,那是賣勞力賺製造財的年代。外移來的大部分是高中畢業的農民工。

     「廣東沿海真正發展起來,差不多2005、2006年後,」曾在廣東佛山協助產業升級的台灣人李世瑋回憶。那時勞工薪水逐漸高起來,一些低階的製造廠商也開始移走。

     很不幸地,深圳沒多久就遇上2008與2009年的全球金融海嘯,許多外商說倒就倒,天天都有企業停業。黃雲回憶,「那時很多工人沒工作,流連在車站、街頭,造成社會問題!」

     隨後,2010年全球明顯通膨,又讓深圳的製造成本繼續拉高,廠商大量出逃。

     當時,香港某商會做調查,發現竟有160家企業考慮遷廠,65%以上都是1990年代首度來深圳附近設廠的,都是為深圳創造第一桶金的衣食父母,立即引起當地產官界震撼。

     但深圳沒有在這個困難點時,大力發放優惠,懇求廠商回來,反而醒悟,代工已經行不通!

     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協會祕書長黃雲回憶說,「騰籠換鳥」政策就是在此時推出。那時,許多企業都建言,「深圳就像亞洲四小龍,已經走到勞力密集產業的盡頭了,一切都要變!」

用全球高階人才取代農民工

2011年,深圳市政府終於正式推出產業轉型升級方案,預計到2015年時,五年內淘汰掉低階企業,快速轉移企業1萬家。並且定下五年後的產業升級藍圖:未來企業只能在深圳市設研發與營運總部,工廠只能在市郊,原來的廠房都升格變科學園區;並吸引全世界的高階人才,取代農民工。

     2013年又推出相當有魄力的都市用地改革「1+6文件」。

     「簡單一句話,1+6指的就是差別化用房、差別化用地,」深圳市發改委高產業處專員閻文凱說。

     被劃分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最高可以享受五折的地價優惠,最高50年使用期。但是,被視為相對落後的產業廠商,地價成本就足足提高一倍。用這樣的方式,逼迫企業升級,要不就會忍受不了高租金離去。

     「現在老一輩台商,還能待在這裡的,大多做房產投資、餐廳,」劉俊偉嘆息說。

     難道這樣不會造成企業更加出走?政府收不到稅金?「我們不缺錢!真的不缺!」深圳投資推廣署招商二處處長簡政,指著招牌中的「資」說,指的是資源,包括人才、技術,不是資金。每一次有陌生訪客參訪,他都要這樣強調好幾次。他很慶幸,市政府的預算靠的是多年來出口經濟收稅,趁著手上還有錢,可以改革。

     根據中國國際金融報告分析,2013年深圳政府基金收入占全市財政收入比例只有19%,占當地GDP只有3.4%,債務占GDP更只有5%,比起和中國全體政府地方債高達50%的GDP占比,相當低。

台灣輸給「徒弟」
積極開放才有活路

     至於如何評斷什麼產業叫先進?什麼叫落後?也是一門學問。

     其實,深圳市政府評判產業未來發展,是夠快、夠狠、卻不需要準。在高新技術產業協會任職超過20年的黃雲笑說,常常有國外企業詢問,深圳的高新產業,定義是什麼?

出處:2015年12月號《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第354期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29984.html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