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無線傳輸大未來 RFID的便利與風險


記者/許芷浩 

2011年第37屆的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即將在今年10月登場,其中,頗受注目的RFID技術相關產品,也特別闢了一個展覽館「Taiwan RFID主題館」,舉凡電子標籤、天線、讀寫器、印刷設備、感應器、模組等等,都將可以看見RFID的技術應用。而究竟RFID技術是什麼呢?

其實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是一種無線射頻辨識系統,可以不需經過機械或光學方式的接觸,便能直接讀取目標對象的資訊,像是悠遊卡、ETC儲值卡、寵物晶片等,都是透 過RFID中感應器(Reader)與標籤(Tag)的電磁波交流,達到一個資訊讀取的目的。

目前RFID技術在運用上,信用卡的小額支付功能便是在電子商務上的其中一例。在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地區,很多地方性的商店都已經開始接受RFID的小額付款,讓消費者在進行交易之時,可以有快速、便利的付款方式。但是在這樣的便利之下,卻也受到了資訊安全性的質疑。
專家指出,在便利的小額付款之下,同時也形成了使用者的資訊會被窺探和盜取的風險。目前的確已有不法份子透過自製的電子裝置,在一定範圍內的距離, 讀取使用者的資訊、竊取卡片中的資料。所以RFID技術雖帶來了便利,但其中的無線加密技術以及相關防護措施,仍需後續的補強與開發。

除了電子交易的款項支付,RFID技術在台灣也被運用在資訊的保密、防偽上。「100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便採用了RFID技術,在頒發的紙本獎狀證書中整合了數位加密與電子簽章技術,確保資訊內容的正確性,同時防範資訊遭竄改與偽造的可能。

RFID的技術,在不同的運用之下,有的帶來資訊安全的風險、有的卻也保障了資訊內容的安全。RFID未來的發展如何繼續帶給人們便利,同時兼顧資訊的安全性,仍須仰賴政府政策以及相關產業的努力,有好的技術與配套措施,才能讓民眾更安心的享有技術發展的便利性。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